本書分為六章,內容包括:導論、自我認知與身心和諧、人際交往與素養培育、學習適應與可持續發展、陽光心育工具包、陽光心育精品案例。具體內容包括:積極心育:家庭教育提質的核心抓手;陽光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家庭建設:這七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等。
本書內容包括:我的祖國,還有大西北的黃土地、在顛簸的路途,跋涉、采煤人的節日、春天來了、大招、多年以后、故土、藏頭:莎體十四行詩之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圓滿成功;母親,稻田里的拾穗者、把夢種在時光里等。
本書收錄宋詩六十七篇,按感情分為豪壯、悲憤、憂思、沉痛、沉思、奮發、愉悅、諷刺、怨苦、感傷、傷時、超逸、閑適、離情、懷遠、歡愛、哀悼、風土、旅情、鄉戀二十類。 每篇有注釋、作意、作法、鑒賞和補充說明諸項,從作品的主題、創作背景、脈絡、層次入手,對詩人的情感和創作手法進行分析;同時采錄相關詩篇、詩本事、前人評論、詩人逸
本書是一本檔案史料的匯編,以浦東新區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工商業檔案為主,以上海市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浦東工商業企業相關檔案為補充。所收錄的檔案,形成時間截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是對浦東新區檔案館在2010年出版的《民國時期浦東工商業檔案選編》一書的完善和補充(主要是補充民國南匯地區工商企業發展的相關檔案資料)。全書初步
高橋中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有著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課程創新建設探索。在沈正東校長帶領下,高橋中學走上了一個高質量發展階段2023年順利通過創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總結性評審,2024年3月被正式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本書就是把這些年沈正東校長帶領高橋中學在培育高中生核心素養方面所做的探索、實踐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匯
本書基于深入的社會調查和對大量數據的分析研究,闡明了非正規就業是我國農村進城務工流動人口就業的典型特征。農村進城務工群體的內部,同樣存在著因性別、年齡、受教育層次、戶籍地等差異而產生的內部分異。經濟活動的空間遷移,就業從農業到以低端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的改變,其形態主要是既有別于傳統農業,也與正規就業不
本書是繼2002年、2013年上海市浦東新區檔案館兩次《浦東新書錄》的再次續編,是一本匯集近十年來有關浦東的各類書籍資料的工具書,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等方面。全書收錄時限上起2012年,下迄2022年,收錄范圍包括公開出版、內部發行、內部編印三種,體例是編寫每本(套)書籍的內容簡介,并附封面圖
本書聚焦網絡化科學活動中的群體認識論問題,主要包括網絡化科學的形態與特征透視、網絡化科學中的認知主體分析、網絡化科學中的認知分工研究、未來的網絡化科學發展及其認識論等,探尋了提升網絡化科學的運行效率和運作秩序方法和策略,進而在政策層面探究實現高效和良序的可能機制,為政府科學與技術政策、科學傳播(科普)政策的制定及相關決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進一步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的轉變。這一轉變對中國的雙向投資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一方面,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了中國與雙向投資相關的制度型開放,包括政策調整與體制機制創新;另一方面,制度型開放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雙向投資在規模、質量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從而助推
本書全面介紹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工作推進情況,并對未來提出展望。首先,從背景形勢、經濟運行、招商引資、虹橋故事四個方面系統梳理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情況。其次,具體介紹國際中央商務區未來發展定位及配套建設、第六屆國際進口博覽會概況與發展溢出價值。再次,分閔行、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