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的詩作有著強烈的個人色彩,人們讀到他的詩,就仿佛看到他在拉薩的街頭行走,看到他坐在布達拉宮里沉思。說起來,作為六世喇嘛、轉世靈童他并不算合格;作為佛教的最高代表,年輕的他便需要承擔這個位置賦予他的責任。可對于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言,這樣的要求無疑太過分了,何況倉央嘉措心性率真,向往浪漫和自由,對他而言,佛門森嚴,
本書收錄的是著名學者陳明的隨筆、評論、訪談以及序跋文字。它們大多都曾在國內報刊公開發布,或者隨書籍印行。作為儒家學者和資深文青,陳明的隨筆兼有詩情和思辨的趣味性,如《麻將如人生)等在《北京文學》發表后被廣為轉載。關于李澤厚、余敦康等知名學者的交往記錄也具史料價值。評論則涉及近30年中學術界的許多議題。作為"大陸新儒學代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開風氣之先的學者,胡適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看法以及“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研究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現代新史學的發展。本書匯編了胡適主要史學論文,如《研究國故的方法》《中國歷史的一個看法》《治學方法》《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個看法》,可以看到胡適將中國歷史置于中西文化沖突和交流背景下,令
《古陂的舞者》是一部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書寫對象的散文集。全書聚焦信豐古陂蓆獅犁獅、興國山歌、石城燈會、會昌縣贛南客家匾額習俗、全南縣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龍南縣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于都嗩吶“公婆吹”、于都縣客家古文、贛南采茶戲、贛縣東河戲等非遺項目。深入非遺現場,近距離考察和探究其歷史背景、文化價值、傳承現狀。
本書選取作者回憶性質的文章,是作者的往事追憶和歲月回眸。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對親情、友情的回憶,對城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和對地方風物的全景記錄等,強調作家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和對歷史、文化的探究。書名這三個字出自毛澤東《七律?長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抒發了從革命隊伍穿越困境之后的暖意和樂觀。
《向左轉,向右轉》是軍旅作家賈國祥的一部中篇小說集,共收入6個中篇小說。小說聚焦軍營與鄉村,在軍營與鄉村之間、軍人與村民之間,展開了一幅內容豐富的生活世相圖。小說語言情感真摯,字里行間不乏沉重與思考;小說細節設置精巧,層層深入而又復雜多變;小說架構宏大,貌似粗獷實則細膩動情……字里行間,處處激蕩著一種真性情:既有軍人的
《大地幻影》是作家鄞珊以非虛構形式書寫心理領域的散文集,開心理非虛構系列創作之先河。該文集是一部時間之書,也是一部靈魂之書,既描摹萬物中的一角,更在于挖掘靈魂、探究心靈的深井。全書字里行間既描摹人物鋪展物象,更在于雕琢內心,把靈魂在這個世界的探尋、面對俗世的對撞和搖擺,對善良和正氣的堅守,一一剖析在陽光底下。以非虛構形
南宋淳熙年間,國勢頹唐,中興無望,滿朝文武貪圖安樂。朱熹等儒人屢獻良策,不被采納。恰遇連年大旱,孝宗皇帝任命朱熹為南康知軍。朱熹在信州道上巧遇武帥辛棄疾,二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辛棄疾以一方端硯相贈。朱熹見硯上刻著“持堅守白,不磷不緇”八字,心下十分喜歡,視為珍寶。朱熹與辛棄疾、陳亮、趙汝愚等交厚,常泛舟九曲,詩酒相酬
本書為《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之一種。作者依據《明史》的記載,站在新的立場和角度,通過簡明生動的語言和曲折的情節講述明朝故事。對一些流傳不夠完整的故事,根據史料記載,增添了新的內容。書中一篇篇簡明扼要的故事,既獨立成章,又相互連貫、脈絡清晰,能引導讀者快速了解歷史進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該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適合大
范文瀾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歷史的實際相結合,深刻地闡發了中國歷史的特點,對中國歷史的分期提出了卓越的見解。其《中國通史簡編》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中國歷史,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本書收錄的是范文瀾的重要史學論文和短論,涉及中國歷史分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