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內首部王爾德童話研究方面的專著。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生于愛爾蘭都柏林,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和藝術家之一,19世紀80—90年代英國唯美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和90年代頹廢派運動的先驅,以其戲劇、詩歌、小說和童話聞名。本研究運用童話學、比較文學、敘事學、張力理論、社會—歷史批評等理論和批評方法
在中國思想史上,無論對于《老子》文本及其哲學意涵,還是對于老子其人的歷史形象,學者皆多有疑義、歧說乃至曲解、誤斷。有鑒于此,本書作者一方面運用新的學術方法,從新的角度細讀《老子》文本,澄清了古今學界由來已久的對《老子》文本及其思想的一些不確之論;另一方面,通過梳理古今思想史特別是老子學史,并與《老子》文本相對照,作者澄
基層社會治理對于落實黨的政策方針有著決定性影響,基層治理效能直接影響著政策的落實和黨在基層的生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本書將協同治理理論、共生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等與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挖掘中國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理論邏輯。本書分析了基層治理多元主體在微觀個體
本書屬于“文藝通識叢書”之一種,由著名藝術學專家李心峰教授領銜編著。本書是為了讓廣大讀者了解、認識中國藝術而編寫的一部通識性讀本。本書將中國藝術看作一個由不同要素、不同的子系統(主要是藝術的基本門類),按一定結構構成的系統,更注重中國藝術的“共時性”,把中國藝術體系分為中國造型藝術、中國演出藝術和中國映像藝術三大類,并
本書聚焦于維多利亞晚期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文學史實,以法國自然主義作家作品在英國傳播的批評論爭及其互動機制為研究對象,主要運用發生學、傳播學、接受美學等理論,在探討自然主義“世界性”的基礎上,系統地對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歷程經脈、形態特征、阻遏緣由、效應意義、歷史演進進行了多維考察和深入探究,勾勒出自然主義在英國傳播的
本著試圖建構關于百年中國文學懷舊書寫的理論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對近百年來現代社會轉型語境下中國文學的懷舊書寫進行了整體性系統研究,深入闡析了現代社會轉型與中國文學的懷舊書寫之間的關系;全力探尋現代社會轉型語境下中國文學的懷舊書寫發展歷程,厘清了其歷史沿革和發展脈絡;并詳盡闡釋了現代社會轉型語境下中國文學的懷舊書寫主題;最
本書的主要內容為作者對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文論批評的理性梳理,包括兒童文學本體論、主題論、文體論、地域論、出版傳播論等幾個部分,本體論主要從兒童文學本質、思想性、原創性等角度進行闡釋;主題論則主要從兒童小說入手透析兒童文學的主題特征;文體論則從小說、詩歌、童話、影視等兒童文學文體入手探尋兒童文學的文體特征;地域論則主要關
2017年5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賀信精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政治任務。圍繞這一重要任務,中國社科學院黨組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集中精力、持續發力
琳達·德·萊爾以非虛構的敘事方式講述了簡·格雷、凱瑟琳·格雷與瑪麗·格雷三姐妹不為人熟知的生平,這三位出身貴族卻在都鐸王朝的權力斗爭中輸掉的年輕女性原本可能成為當時的英國女王。本書重新詮釋了她們的歷史地位,并以新的視角理解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年長的簡·格雷被貪婪的政客和不妥協的宗教改革家推上了王位,但不久后便被廢黜,最
本書圍繞“公共政策研究重點是政策的本質”這一核心論點,探討了當代公共政策分析應用的最新研究路徑以及相關研究路徑的應用范圍。全書共分10章,第一章介紹了本書的框架與分析概念,第十章總結并展望了公共政策未來的研究路徑,其余八章分別探討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倡導聯盟框架、公共政策的話語方法、制度主義、IAD框架、間斷平衡理論、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