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四輯250千字,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黃賓虹的藝術道路和對書畫藝術的見解主張。第一輯“賓虹自述”收錄了作者晚年所作的自述文章,生動扼要地呈現了其曲折精彩的藝術道路。第二輯“藝海縱談”圍繞藝術創作呈現了黃賓虹對書畫藝術的基本態度和觀點。第三輯“畫學指要”側重書畫要領和技法角度,為書畫愛好者指明了方向和門徑。第四輯“畫史
本書是對子夏及其哲學思想的系統研究。全書一共分為六章,分別從子夏的籍貫、家世、生平事跡、傳經等幾個方面論述子夏及其哲學思想。第一章探討子夏的籍貫、家世、卒年和孔門授學情況;第二章探討子夏傳授六經事跡,其奠定了漢代經學的發展方向和學術譜系;第三章探討子夏所處時代禮樂文化的衰敗與新興政治勢力的崛起;第四章通過歷史回溯和現代
近年來,隨著國學的振興,中國古典詩詞愛好者越來越多。對于古典詩詞,韻、平仄、句型、格式、詞譜等都是特別重要的知識點。無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來說,都不可避免地要經常地查一查詩韻、詞韻,查一查某一詞牌的詞譜。對初學者來說,還要查一查格律詩的格式。為方便查閱這些知識點,把詩韻、詞韻、格律詩的句型與格式以及常用詞譜
翦伯贊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不僅其專著(如《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在史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其史學論文(如《論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論中國古代的農民戰爭》及有關《紅樓夢》研究、歷史人物評價等),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本書以北京大學歷史系張傳璽教授搜集、整理的底本為基礎,
本書為《新視角讀二十六史》叢書之一種。作者在研讀《晉書》的基礎上,站在新的立場和角度,通過簡明生動的語言和曲折的情節來講述西晉、東晉及“五胡十六國”的興衰。對一些流傳不夠完整的故事,根據史料記載,增添了新的內容。書中一篇篇簡明扼要的故事,既獨立成章,又相互連貫、脈絡清晰,能引導讀者快速了解歷史進程、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
《夢縈桃花源》是一部小說,通過講述20世紀90年代蘇州菜農沈阿福一家的遭遇,折射出當時的時代背景。無論是抗日救國的楊亦雄,還是醉生夢死的楊亦麒,都是那個宏大時代背景下的普通人。正是這些普通人,組成了一段歷史,一個時代。“桃花源”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本書反映了有覺悟的青年尋求出路的思想,而另一些人由于理想不同,所走的道路
本書所收的十多篇短篇小說,精準地直擊了各市民階層在當下現實中的生活情狀和情感波折,所以,盡管生活有抱怨、有挫折、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甚至各種的不堪和不可理喻,但終究還是要洗去塵埃、抖擻精神、重新上路,哪怕是帶著一身的荊棘和心靈的傷痕。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詩詞作品的小集,作者在研究詩詞理論的同時,也常有創作。全書分為人生也如仄仄平、星空集、七滋八味、放懷歌一曲、曲成初按等五篇。小集里詩詞按時間順序編排,里面既有古體詩詞,也有現代詩詞作品。詩詞觀點正面,用律、用典工整適當,語言運用準確。反映作者一生經歷的酸甜苦辣,起起浮浮,人生百味;也有對美景、節日、自然
中國歷史上,“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西夏”這幾個階段各王朝和各帝王更迭比較煩雜,一般讀者對此比較陌生而且很難找到對這幾個階段各王朝帝王作全面介紹的嚴肅而又通俗的讀物。為了滿足廣大讀者對相關王朝和每一位皇帝了解的需要,編著了“極簡中國史”《遼金西夏概述及帝王全覽》一書,介紹遼金西夏皇帝的歷史更迭,還有遼
呂思勉是20世紀的史學大家,與陳寅恪、陳垣、錢穆一起,被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舉為“中國史學四大家”。平生遍覽史籍,精熟中國全史,身后文字上千萬言,除《白話中國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專著,尚有百萬余言札記傳世。札記不限篇幅,不必考慮專著的構架和體例,細節更加豐富,行文自由,利于發揮,更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