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爾夫二十四年間寫就的日記,五百多個夜與日的私人絮語。“也許我不會變得‘著名’或‘偉大’,可我要繼續冒險,繼續改變,開闊眼界,拒絕被人踐踏,拒絕墨守成規。重要的是釋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間。”本書是由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丈夫倫納德·伍爾夫所編選的日記選,收錄了 1918 年至 1941 年這二十四年間屬于伍爾夫的珍貴日記。我們可以看到她如何踏過荊棘,身為女性作家的她其創作幾乎受到了與稱贊分量相當的詆毀,一邊是“我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另一邊是“搜腸刮肚地在文章和評論中尋找自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的散文隨筆自選集,囊括了作者各種類型的散文隨筆,涉及人生成長、世界旅行見聞、中外文學評論、演講、雜感等,讀者可一覽徐則臣對文學的真誠、坦蕩、一意孤行。 小說家的散文,既有散文之情真,又有小說之獨到視角與筆觸。48篇精彩散文,訴說著鄉村少年遙望世界的夢,也記錄著他踏進世界的串串深刻足印,文字質地醇厚,亮堂澄澈。
邂逅、曖昧、相守、倦怠、煩躁、分手,現代男女的愛情,模式類似,不同的是在每一段感情中付出的真心純度與受到的傷害程度。她從國外留學回來,發現父親已經再婚了,她不得不接受母親在她和父親生活中的影響力在逐漸消散,她的失落好在有異地愛侶來治愈。但是從聲音到靈魂的愛戀被現實粉碎的慘不忍睹,她發現自己全情投入的感情世界還有其他人。她不禁懷疑自己,是自己天真的毫無察覺,還是把這個人當做生活沼澤中的救生圈在自我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