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新常態下中國電力消費出現的新的特征進行了系統解析,重點包括電力消費和經濟增長的動態關聯特征、電力消費的年均增速放緩特征、電力消費強度的省際差異化特征、全要素電力消費效率的時空分異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應新常態變化的中國電力消費預測的LEAP模型。
本書針對可再生能源電價機制形成機理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性和開拓性研究,并對相關理論和知識進行了拓展和探索,研究內容具有挑戰性,研究方法和手段具有創新性。 本書的系列研究成果不僅提出和解決了可再生能源電價機制的一些核心問題,也為相關激勵、補貼政策的科學制定提供了新的視角,因此,具有重要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和科學意義。
推廣電動汽車有助于減少空氣污染、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振興我國汽車工業。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及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背景下,電動汽車還被賦予了配合電力系統削峰填谷、以車網融合模式協助電網消納可再生能源的新歷史使命。本書針對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與車網融合模式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性研究,涵蓋推廣應用與車網融合兩部分內容,研究范圍包括既有政策效果評估、消費者購車偏好、補貼取消后替代政策設計、車網融合政策體系轉型路徑與政策工具設計。每章內容都包含政策意義與建議,為我國能源系統低碳轉型中的電動汽車與電力系統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保有量破千萬,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首次超過30%,成為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與之配套的動力電池產業實現大幅提升,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達294.6GWh,同比增長90.7%,占全球總裝機量的56.9%。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繼續沿著高比能量、高安全兩個方向創新發展,同時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宏觀引導下,愈加重視動力電池退役后的回收與利用,重點探索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3)》緊
本書系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深度思考撰寫,目的在于梳理中國新能源汽車20余年發展歷程的脈絡,介紹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過程與落實結果,總結汽車企業競爭力升降的經驗教訓,探索中國汽車強國建設的基本路徑,探討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書重點回答了業界關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中國意味著什么?中國新能源汽車走過了怎樣的一條發展道路?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國汽車行業管理部門和各類汽車企業在汽車產業的大變革中做了怎樣的努力、克服了什么樣的困難?有哪些
本書綜合運用生態學理論、 協同理論、 博弈論等科學理論, 對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系統運行進行了深入研究, 分析了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內涵及功能, 論述了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的演化機制、 治理機制及發展模式, 構建了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健康度評價模型并提出了提升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健康度的對策建議, 以期從生態系統的新視角尋求提高我國智能汽車產業創新能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本書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研究思路,構建傳統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理論模型,采取非參數隨機前沿方法,從雙向融合視角測度傳統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水平,發現傳統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的內在動力機制,識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影響效應,提出微觀視角的融合模式和宏觀視角的融合政策體系,推動傳統制造業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傳統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的重要性已經形成理論共識,但數字經濟的發展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融合過程、融合動力、融合價值等一系列理論問
“互聯網+”是推進大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本書以制造業為研究對象,從“互聯網+”這一全新的分析視角,遵循“理論——實證——政策”的邏輯理路,對“互聯網+”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關系,尤其是“互聯網+”的驅動機理、多元效應、推進路徑以及政策體系等重點內容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首先,在對本書的關鍵概念、已有研究、相關理論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基于全球互聯網創新和制造業變革的大勢,對互聯網與制造業發展的世界維度和中國事實進行深入考察和比較分析,并對中國制造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新型化”
在全球低碳化發展趨勢下,綠色低碳轉型為我國制造業突破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困境提供了一個可行的突破口,優先掌握低碳技術創新的國家勢必會成為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新鏈主。提高我國制造業綠色技術核心能力,嚴控重化產業污染排放,培育一批以5G、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為核心的戰略性新型產業,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而綠色低碳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也必將構建我國現代化產業鏈條,帶來制造業出口貿易結構改善,提升對外貿易的自主可控能力,從源頭上推動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升級。制造業通過綠色低碳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經濟結構和發展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進入深度融合階段,傳統制造業亟須在新技術的持續賦能下向合理化和高級化演進。在此背景下,作者在總結近十多年來對產業經濟和技術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基礎上,依托歷年完成的***、省部級科研項目,針對傳統制造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障礙對改造提升的路徑與政策體系進行系統設計和規劃,提出了平臺牽引型、共性技術推動型和科技中介催化型三大理論問題并以此回應三大升級路徑,通過深入分析實踐界當前發展的現狀問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