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非點源污染物的產生和輸移與水文過程有著密切的互動關系,厘清流域的水文響應機理是研究這種密切互動關系的前提。本書通過野外觀測實驗,深入研究流域水文響應與農業非點源污染物遷移的互動機制。本書以分布式水文模擬結果為驅動,以簡化的氮磷遷移轉化動力學機制為前提,構建了農業非點源污染物遷移模型,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成果,獲得了流域氮磷關鍵輸出區域的分布特點,為非點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學依據。
本書共分為6章,介紹了環境污染控制概述,以及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工程、土壤污染控制工程、噪聲及其他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相關技術、工藝、工程設計及案例分析等內容。
本書分為9章。第1章介紹環境健康風險評估涉及的毒性參數一般概念及其類型;第2章介紹國內外污染物毒性數據源,主要包括美國、歐盟、英國、日本等國外以及我國現有主要數據庫現狀;第3章重點介紹現有劑量-效應關系模型和評估方法,包括NOAEL/LOAEL法和BMD法等;第4章主要介紹環境有毒有害污染物和高風險污染物的篩選方法,為后面毒性參數推導有關章節提供目標污染物;第5~8章對目標污染物現有毒性數據的豐富程度進行分類,分別闡述不同類型污染物的毒性參數推導技術;第9章闡述場地土壤污染物毒性數據庫的指標體系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本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回應人民期望的鄭重承諾,也是實現健康公平的重要路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發,突顯衛生健康對國民經濟社會的重要影響,突顯構建“健康優先”治理體系的緊迫要求。健康影響評估是美國等發達國家推動健康優先的有效治理工具。本書系統介紹了美國健康影響評估的歷史及實踐,為我們進一步開展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有助于各級政府推動健康中國2030進程,將健康治理的制度優勢轉化成治理效能。
《2013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主要內容包括: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大氣、水體和土壤污染治理三項重點工作,加大環境保護工作力度,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深化。與2012年相比,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S02)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下降4.72%。但是環境形勢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