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掌故大家徐一士的文史掌故著作,記述了晚清時期各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標格奇異的學者王闿運、李慈銘與章太炎,文武兩途的左宗棠與梁啟超,在中央或地方掌控實權的大吏或武人陳夔龍、段祺瑞、徐樹錚與孫傳芳,清季紅頂商人胡雪巖,等等。 此次出版,以1948年一家社版為底本,重新整理校訂。
本書為“作家精品集”之一種,“作家精品集”書系收入沈從文作品共三冊,分別為《邊城》《湘行散記》《從文自傳》。本冊《邊城》為小說集,精選精編了沈從文的小說名篇《邊城》《三三》《蕭蕭》《虎雛》《月下小景》等共十一篇,按創作時間編排!哆叧恰窞樯驈奈拇碜,首次出版于1934年,曾入選由《亞洲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名第二位,僅次于魯迅的《吶喊》!哆叧恰芬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
馬伯樂在抗戰之前就很膽小的。他的身體不十分好,可是也沒有什么病?赐獗恚苁。但是終年不吃什么藥,偶爾傷了風,也不過多吸幾支煙就完了。紙煙并不能醫傷風,可是他左右一想,也到底上算,吃了藥,不也是白吃嗎?傷風是死不了人的!八约阂粋L,就這么辦!比羰撬暮⒆觽孙L,或是感冒了,他就買餅干給他們吃他說:“吃吧,不吃白不吃,就當藥錢把它吃了。”……
本書是作者的大河小說三部曲之一,講述了《辛丑條約》簽訂前后四川一隅發生的故事。作者跳出中國傳統小說重情節的固有思維,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市民階層”的群體畫像呈現于讀者面前,與此同時,通過羅歪嘴、顧天成二人爭奪蔡大嫂,最后顧勝羅敗,實即反映殖民勢力擊敗封建勢力。
民國才女作家雷妍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雷妍小說作品18部,如《乘風而去》《新生的一代》《黑十字》《冰冷的宇宙》《小力笨》《古屋》等,并附錄有若干隨筆,如《為伯龍而歌》。這些都是雷妍后人珍藏多年,第一次對外公開的一手資料。這些作品自民國時期發表于報刊后,七八十年來首次匯編成集,面向當代讀者。集子中每一部小說都標有原出處和發表時的署名,作品署名除“雷妍”外,還有一些署的是其鮮為人知的筆名,為現代文學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線索。
本書收集了許地山先生各個時期的小說代表作,主要內容包括《命命鳥》《綴網勞蛛》《春桃》《鐵魚的鰓》《無憂花》《商人婦》《換巢鸞鳳》《醍醐天女》《枯楊生花》《在費總理的客廳里》《三博士》《春桃》《歸途》等。
民國才女作家雷妍的短篇小說集,共收錄雷妍小說21部,如《尋求文化的家族》《溫室里的春天》《無聲琴》《肥了的一群》《丁香時節》《諸葛先生》等。該書由文學學者張泉傾情作序,并附有雷妍女兒劉琤的親筆回憶文章,和雷妍的若干譯作、劇本(如《失去的雙星》《雨天》等),以及作者后人整理的雷妍生平年表。集子中每一部小說都來自作者后人提供的一手資料,很多是從未在當代露面的,每部作品都標有原出處和發表時的署名,可為現代文學史的研究提供些許新的線索。
《牛天賜傳》是老舍作品中頗具風格的一部長篇小說。老舍以特有的幽默筆觸在《牛天賜傳》中描寫了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個棄嬰被家境富裕卻沒有孩子的牛姓夫妻收養,取名牛天賜。爸爸是個生意人,有馬馬虎虎的哲學;媽媽是精明人,以官樣治家而立威。天賜從小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還有老師的指點,朋友的交情潛移默化影響著他。他到底變成了什么樣的人?老舍在《牛天賜傳》中展現出一些人物的生活片段,正是這些尋常人物的生活圖景,成為反映當時社會面貌的縮影。
本書是老舍的詼諧小說結集,包括老舍的長篇小說《離婚》、短篇小說《抱孫》《黑白李》《馬褲先生》《開市大吉》等。這些小說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市民生活,描寫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老舍的幽默是以“笑”代“憤”,自我解嘲,讓讀者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領略喜劇意味,謔而不瘧,令人既忍俊不禁,又掩卷深思。
本書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民國才女關露《歿落》《姨太太日記》《倒閉》《仲夏夜之夢》《一個牛郎的故事》《新舊時代》《黎明(節選)》等七篇小說。關露作為20世紀30 年代上海灘有名的愛國女作家、“左聯”成員,其作品昂揚向上,鼓舞了當時不少的進步青年,是國家危難之時文藝創作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