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一部分是山居詩集, 共收納作者近年來創作的約300余篇山居詩詞。作品意境幽遠、空靈清寂、格律嚴謹。描繪了松月花云、高士知己、桃園洞天等諸多景象, 還有觀雨、撫琴、采藥、品茶、聽云等諸多雅事。《山居詩語》第二部分是21篇山水游記, 通過描寫主人公在名山大川的旅游經歷, 文筆清新有趣, 反映了山水田園居住的怡然自得的狀態。《山居詩語》中的詩詞具有濃厚的美學內涵和風雅的文人情懷, 標題的設計獨具匠心,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特征, 可以為詩歌愛好者、書畫愛好者和傳統文化愛好者提供借鑒和參
本書為詩詞集,主要內容為四百余首詩詞曲賦,包括七律、五律、詞和小賦等體裁,并附錄了幾篇詩詞評論文章。本書詩詞按主題分為時代風云、情系河山、詩畫田園、感事抒懷、七彩人生等五大部分,詩詞的內容主要是歌頌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和大好河山,抒發人生感悟以及友誼交游等,還收錄了部分詩友的評論及作者對詩友的部分評論。
《如是我聞:山川·人物·精神》以山川、人物為主題,字字情濃解讀著一幅幅山景,臨摹著一條條河流,穿行于山水之間,記錄了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內容豐富、文字優美、文筆流暢,即使是一座城市、一條街道,作者目光所到之處,皆留下不同的心跡,感情真摯。本書共分五輯,在書寫山水人文的同時,書中還記錄了作者生活中的人物和與他們之間的故事,把感懷和思想自然融入筆下,親切自然,舒展流暢,字里行間透著對生活的思考與熱愛。
本書是我省一位教育工作者創作的散文集,共分為四輯,包括《長江的精神》 《秋浦情懷》等作品。記錄了作者幾十年來的生活感悟、教學經驗、人生體會,并融入他對各種社會現實的思考,作品思想深刻,文風優美,頌揚了自然的瑰麗,人性的美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
本書收入葭葦最新創作的詩歌百余首,記錄了作者近年來的生活感悟和哲學思考,葭葦的詩有一種親近感,她的詩并不倚賴營造詭譎的意向與復雜的情感,而是駐立在一顆坦誠的心。葭葦擁有自己獨特的迷人的語法,世間萬物在她的詩中呈現出區別于日常生活中庸常面貌,又絕對不是討人厭的。與傳統的通過寫作日期來排列詩歌的方法不同,葭葦用不同的情緒主題把全書分為五輯。有對當下的反思,也有關于欲望的敘事,有邈遠神思,也不缺市井煙火,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獨特小生境。
這是一部詩稿,匯集了作者游11個國家(俄羅斯、埃及、意大利等)所寫的的域外詩游記。時間跨度約從2017年到2019年疫情前。全書包括序言(1篇)+正文(117首)+附錄+后記(1篇),以及作者的書法作品。詩體,主要是律詩(五律為主,些許七律)、絕句(五絕、七絕大約各半),還有一首古風。作者曾出版《一夜廬域外雜詩》,本書可視為上一本的補充與后續,故書名為《一夜廬域外雜詩(續篇)》。
本書內容講述: 作為清華學子, 作者的清華記憶是豐富多彩的。八十年代清華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各種感受, 作者都用詩的方式, 以詩人的細膩, 呈現出來。作者力圖用一個清華學生的視角和感受, 借助文學的語言解讀清華精神、清華學風、清華印象和清華情懷, 以詩歌的形式把清華的校園生活、校園文化、校園風物和校園景色, 呈現給關注清華、熱愛清華、向往清華和懷念清華的人。
本書由五輯組成, 即: “山河歲月”、“生命瞬間”、“塵世短章”、“城市鏡像”、“日常觀照”。 一、“山河歲月”這輯主要是對祖國山河以及刻骨銘心的歲月進行抒寫, 表達一種眷念、摯愛和思考。 二、“生命瞬間”這輯試圖在具體的物象中自由聯想和跳躍, 呈現個人對生命瞬間的體悟。 三、“塵世短章”這輯每首都比較短, 10行左右。從某種意象出發, 直抵一種詩意的感覺或純粹的哲思。 四、“城市鏡像”這輯從不同層面, 描刻城市背景下的一種境況, 這種境況同時混合著渴望、艱辛、孤獨、無奈和希望。 五、
本書分為“訴衷情”“丑奴兒”“懶畫皮”“一篋風”“思往事”5輯。收錄的詩歌有:1897,或畢業歌;西湖夜飲;閑情賦;芒果樹黃熟的街道;櫻桃箋釋;頤和園,頤和園路;九宗罪;水瓶動物;浴缸里的水瓶座等。
本書是一部詩集,精選詩人葛筱強的詩作百余首。全書分為四個小輯,第一輯“從一棵草開始的寂靜”深入大地眾生,從鄉土鄉情出發,尋覓自我和心靈的聲音;第二輯“植物頌”借植物喻人指事,寧靜而沉穩:第三輯“星空下”是詩人追慕先賢、應答友人之詩;第四輯“壯烈風景”則是氣勢恢宏的長篇組詩。詩人從故鄉與心靈出發,為自己所熱愛的人間寫下頌歌,無論是低于天空的植物,還是高于頭頂的星辰,在他清澈的目光里,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