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同房地產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資金關聯,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同房地產價格之間的關聯波動卻顯示出了新的復雜特征。而且,現有相關研究仍然將焦點置于兩者關聯風險的常規狀態,忽視了極端風險才是風險真正核心的原則,并造成了估計結果出現明顯的偏差。針對現有相關研究的瑕疵,本研究將Copula函數同極值POT模型結合起來,并引入到VaR技術中,構建了二維混合極端風險模型。檢驗結果也表明,本研究所構建混合模型要較現有常用的其他風險測度模型更能精確地度量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同房地產價格之間的極端關聯波動關
本書以稅收籌劃戰略方法和操作實務為核心,重點從企業設立、投資融資、物資采購、生產研發、市場銷售、利潤分配、薪酬激勵、企業重組等戰略流程視角探討戰略稅收籌劃的操作技術與方法,并結合大量實戰案例點評與分析,提供關于戰略稅收籌劃系統性操作實務與指導。 本書分為三大篇,共14章。上篇主要是稅收籌劃方面的戰略方法,中篇主要是稅收籌劃方面的實踐應用,下篇是一些相關的案例解析。從理論到實踐,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稅收籌劃戰略方法與操作技巧。 本書不拘泥于稅制結構和稅收政策的細節,而是從普遍意義和更深層次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過比較項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來評估項目價值的一種方法,20世紀30年代該方法被引入政府活動領域!俺杀拘б娣治觥痹缫驯灰氚l達國家經濟學院和商學院的課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2010年起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成本效益分析”課程。隨著全面績效預算的推行,我國各級政府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需求不斷增加,為此作者將十幾年的授課內容整理成書出版。本書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部分介紹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理論基礎,實踐部分介紹國內外成本效益分析的案例。
本書是“世界貨幣史系列叢書”之一。向讀者介紹世界各文明古國貨幣起源和發展的狀況。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貨幣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普遍的規律,同時也存在著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因此,貨幣史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一個國家、一個時期,而是應該著眼于世界范圍、歷史長河的整體全貌,才能感受到它的脈搏跳動、成長規律和發展方向。
本書沿著“制度背景-理論回顧-國際經驗-中國證據-實證檢驗”的邏輯展開研究,在明晰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產生和治理的宏觀背景基礎上,主要聚焦地方政府債務對企業財務行為的影響,試圖從微觀視角討論地方政府債務的經濟后果,期望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治理提供新的經驗證據。
本書是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適應專業升級和人工智能對財稅領域的影響,突破傳統按稅法理論體系講稅的思路,重構課程結構和內容,增加了智能財稅、金稅征管系統、納稅信用評價、稅務風險評估等內容。教材具有以下特色:理實一體、“崗、課、賽、證”融合。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有配套在線教學資源,便于開展混合式教學。堅持“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依據最新稅收政策法規,反映稅改最新動態。針對中小企業主要涉稅業務增加納稅籌劃。編寫成員“課、企、稅”結合,保證教材質量。 本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
技術創新是驅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第一動力,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作用下,我國創新投入從2008年的4616.02億元上升到了2020年的24393.11億元,增長超過4倍。然而,創新數量與創新結構發展不平衡,2008至2020年,高質量的發明專利申請授權數由93706件上升到530127件,但其占比由22.75%下降到了14.57%,創新質量是否得到實質性提升,值得反思;诖,本書進行如下研究:一是,
本書作為學術研究著作,嘗試研究“營改增”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本書以理論為指導,實證探討微觀層面“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和宏觀層面“營改增”政策對企業區域競爭力的影響,并分別從微觀和宏觀層面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本書主要針對數字金融帶來的區塊鏈技術以及數字化資產進行全面細致的介紹。以區塊鏈技術和證券型代幣將帶給金融市場更便捷、快速的解決方案,引領市場基礎設施變革作為全書的開始,闡述一系列基本要素及基礎知識,討論證券型代幣的特點、分析證券型代幣系統等內容。本書從市場監管、關鍵國家與地區的態度、未來的發展前景、數字化資產的使用等角度進一步深層次闡述數字金融的發展潛力。作者深入淺出講述了眾多案例,從而幫助讀者更通俗易懂地理解區塊鏈技術、證券型代幣的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