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詩歌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深層生態學的桂冠詩人”斯奈德,從曾經伐木過的美國西部啟程,跋涉日本、印度,帶著東方哲學和精神歸國并重新審視西方。《偏僻之地》中的八十余首詩作,記錄斯奈德尋找自我定義之旅,在荒涼凋敝的土地開辟意識的自得之境。本詩集還收錄有斯奈德翻譯的日本詩人宮澤賢治的詩。
手機通訊代替了書信、高鐵代替了綠皮火車、倍速播放成為必要功能……
追求更快捷、高效,使人們從無須等待變成了無法等待。
從這一社會轉變出發,日本當代杰出的哲學家鷲田清一深入考察了等待這一行為。在書中,他以日常生活、文藝經典、哲學思考為經,以恐慌、糾結、膠著、空轉等社會心理為緯,編織出一張關于等待的哲學網絡。他重新思考等待的定義和內涵,探討在親密關系、心理咨詢、老年看護等場域中等待的多種面向,反思現代社會被迫內耗的人生,試圖接納偶然與未知
本書是連城三紀彥的短篇小說集, 收錄了五個女人在奮力為愛掙扎的故事。《能師之妻》中不可為的悲哀、《野地之露》中不可破的復仇、《宵待草夜情》中不可說的缺憾、《花虐之賦》中不可棄的追隨、未完的盛裝中不可信的謊言。連城三紀彥對情感和人性的描繪實在是細膩、深邃, 一種難以言表的愁緒沁入骨髓。好的偵探文學, 有揭開真相時的豁然開朗, 也要有面對真相時的悵然若失, 五個故事幾乎兼而有之。處心積慮犯下罪行的女人, 有時候竟卑微到不自知。像是茫茫人世的一株宵待草, 朝夕之間煙消云散了。那些扭曲的欲望與
本書是發掘人性的偵探文學, 更是影響日本偵探小說發展的重要作品之一, 它對偵探小說進行了突破娛樂性的文學探索, 將文學性與偵探小說完美結合。本書也是國內引進出版的該書首個中文譯本。不被人待見的四宮四郎, 在被鹽田制藥社長之女及其未婚夫成功救下后, 成為了鹽田制藥的員工。本以為從此可以開啟一段嶄新人生的四郎, 卻陷入可怕的圈套之中……《重啟人生》是日本偵探小說名家大下宇陀兒的長篇偵探小說代表作之一, 是一部洋溢著黑色幽默的異色之作, 作品設定奇特, 帶有一點喜劇色彩的硬漢派味道, 曾于1
這本華語詩歌選集精心收錄對我們影響至深的華語經典作者余光中、黃燦然、馮至、芒克等人的詩歌,也同時吸納當下被年輕人喜愛和閱讀的新一代文學作者如隔花人、陳年喜、張靜雯等人的詩歌,主題圍繞友誼(情感)、青春與最好的時光。那些我們經歷過的個人生命中的閃耀時刻,它猶如鉆石的光芒使我們對抗現實生活中銹跡斑駁的部分,令我們免于恐懼與擦傷。愿你可以從書中邂逅自己的青春——生命中無數次夢回的恒星時刻。
這是一部反映中國經濟騰飛發展史的里程碑式的文學巨制,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史詩般的小說。本書以深圳的崛起為線索,集中描寫了在這一場偉大的變革中,上下各層諸般人等的種種觀念各種矛盾之間的激烈沖突。這是一部記錄中國大戰略轉移的恢宏史詩,揭密深圳特區建立過程內幕的改革力作。
學界概括著名畫家段正渠的藝術之路從陜北民歌到滾滾黃河,同樣適用于他的文字,撲面而來的是大西北的泥土氣息,厚重的外殼掩蓋不了由柔軟的內心溢出深沉的情感,粗糲的表層之下,熾烈的情緒迸發而出。這種強烈的個人特色,尤為突出地體現在他的文字中。段正渠寫西北鄉土、陜北高原、黃河兩岸的農民生活,生命的韌性和深切的感情力透紙背,與其繪畫作品相得益彰。本書是段正渠寫作歷程跨越30年的選文首次公開結集出版,呈現了其隱秘而細膩的內心世界,也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游走在廣袤大地,與人和時間的精神對話。
本書是介紹中秋這一傳統節日的原創圖畫書。《四時吉祥·中秋》是“四時吉祥”系列的第二冊。當代中國人怎么慶祝傳統中秋? 本書展示了中秋前后的傳統習俗和場景, 十二生肖在故事中集結, 陪伴中國家庭的大人和小孩做月餅、賞月、猜燈謎、舞火龍……一起團團圓圓過中秋。故事既保留了傳統習俗, 又呈現出當代中國的新氣息, 以豐富生動的細節展現古老又時尚的中國, 用傳統年畫的色彩描繪出中國人的幽默、創造力和童趣, 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精神追求與闔家團聚、歡度中秋的熱鬧與溫馨。<
本書基于20和21世紀交替之際數字技術帶來的嶄新面貌, 從歷史角度縱觀科學技術革命對文學創作產生的至深影響。本書研究綜述了“數字文學”, 從模擬、仿效和整合這幾種途徑討論目前印刷文學數字化的三個層次, 旨在對數字文學的美學建構進行探討, 通過對比紙介質文學和數字文學的創作手法與傳播方式, 說明數字文學書寫空間是以媒介所依附的信息和網絡技術為中心的美感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