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創作的部分散文作品。書稿共分為8個小輯:“轎頂 “轎頂古韻”“轎頂人物”“轎頂書香”“轎頂回音” 。書稿收錄的作品,絕大部分以作 利用業余時間采寫的身邊熟悉的人和事,有對身邊勞動者的贊美,有對往日歲月的人生感 謳歌。書稿文字樸實、行文流暢,讀來讓人感到親切。
散文集《城關記憶》收錄了58篇佳作,分為三元·城關、沙縣·虬城、永安·燕城、明溪·珩城、清流·城關、寧化·翠城、建寧·濉城、泰寧·杉城、將樂·鏞城、尤溪·沈城、大田·巖城11個版塊,每個版塊5—6篇作品。從歷史沿革觀照新時代變遷,展示民俗風情,融合群體記憶與個人記憶,呈現出記憶里的山城之韻、小城之美。三明市文聯組織創作《城關記憶》散文集,旨在記錄各地城關歷史文化,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
本書為《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后宮——甄嬛傳》等圖書的策劃人、《甄嬛傳》等電視劇的版權經紀策劃人、《狼圖騰》版權孵化的合伙人丹飛撰寫的做書心得,既有熱門圖書的策劃營銷心得,也有對暢銷書作家及書業發展的鮮活認識,見證變化中的文化中國,講述作者親歷書業的20年,追問感動人激動人的淚點和觸點,讓讀者深入了解書業背后的故事,對于書界從業人員具有極好的參考價值。
《一次旅行》是慶山2024年精選散文集錦,從安妮寶貝到慶山,呈現時光軌道、愛的記憶、萬事萬物的本質、敏感溫柔的心緒……是紀念生活的誠懇之書。其中有對美好事物直觀而單純的描寫,亦有作者關于心性、情感、愛與美、藝術、旅行、創作、自性探索等各方面的深度思考和感悟,呈現出一種感受過生活、千帆過境之后的“人應該可以在任何地方生長”的
一個燒餅讓他寫得飽天地餓鬼神,一碗雜碎讓他寫得氣吞山河,更有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啊,穿梭在鐵魚的故事里,穿越到我們身邊,成為我們溫暖又溫柔的一部分。 他寫陽光下春風里河岸邊,少年和少女,毛茸茸心事,暖洋洋時光,看得心動,看得心癢,看得心疼。 他觀察生活、記錄生活中每一個觸動人心的瞬間,有時讓人垂涎欲滴,有時又讓人莫名心酸,盡職的做個可愛的俗世中人。 《紅塵萬丈》一書中鐵魚以自己身邊的大事小情為藍本,撰寫出的一幅描摹世間溫暖美好事物的柔情畫卷。本書以作者十數年間的生活體悟為
家彥火的散文集,收入散文數十篇,內容包括探訪山水、追憶故人軼事等素材,還介紹了作者與文學名家的往來和情緣,集中展 現出作者對不同地域城市文化的思考,對已故親友的懷念,對親情和友情的珍重。稿件分為“文化山水”“流動情感”兩輯,篇目包括 《十年后的愛荷華》《貝多芬故居》《寫給天堂的母親》《我與金庸》《張充和與她的墨寶》《新加坡的國寶》《我與酒神》等。作者文 風舒緩,筆觸細膩,娓娓道來,富有可讀性。
為期近200年的隱秘歷史,兩條巷子中的華夏巨變。
1910年3月29日,上海,大清股市剛開盤不久,蘭格志股票交易價格攀升至1675兩白銀一股。這支瘋狂的股票跨越2000公里破滅了四川的鐵路希望。
一年后,四川保路運動爆發;不到半年,革命的火焰葬送了清王朝。在這場大變革之中,成都的少城如同一個微縮的大清,折射出時局的混亂。
這個城中之城與這段大歷史的命運羈絆,卻得從康熙五十七年(1718)開始講起。那一年,八旗士兵帶著花兒與 戰馬,一起來到遙
本書共收錄近60篇散文,共分八章,分別為《海上生明月》《大澤小沛》《穆如春風》《兩個有錢人》《人生脫敏》《只是當時已惘然》《動物筆記》《飛鳥印象》。書中收錄散文既有作者近年來新創作的散文作品,也精選了部分之前出版過的作品再次收入本書中出版。
本書包含“夢開始的地方”“北大,北大”“何處佛光照影來”和“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四個部分,展現了樂黛云數十年風雨人生中的感悟與思索。書中有樂黛云對兒時浪漫時光的刻畫,對溫馨家庭日常的描寫,對馬寅初、陳寅恪、季羨林等學術大師的追憶,還有她對兩性相處之道、女性自我建設的思考。
《在菜場,在人間》是一本書寫一群平凡菜場小販的炙熱生活的書,也是一本講述貼地而活的生之樂趣的書。作者是一邊擺攤一邊寫作,被央視贊為菜場女作家的陳慧。
陳慧的前半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幼年被送養;少年生病;青年遠嫁;中年離異。一個底層女人的不幸,似乎都發生在她身上。好在,為了討生活去菜市場擺攤的日子里,她白天擺攤,夜里寫作,竟在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里找到了救贖。
在菜市場擺攤的十八年里,陳慧遇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