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是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干發表于1989年的6月至2001年3月期間的文學評論集。90年代的文學可謂現象迭出,話題眾多,王干當時作為《鐘山》雜志的編輯,深入參與其中,及時寫作,及時傳遞當代文學的最新動向,這成就了他頗具現場感的寫作,成為王干文學批評的一種方式。《90年代中國文學備忘錄》像一本散裝的90年代文學史,自然如初,保存著當時原始的信息和資料,更有現場感和真實感。本書分為三輯:《專論》、《個案》、《聲音》,《專論》是就一些文學現象和文學潮流作的專門論述,寫于不
本書收錄五個小說,分別為《春天的奧德賽》《微暗的荒野》《繁花將盡》《陸上飛行》《那瘋狂又愚蠢的愛》。
我第一次目睹死亡,是在五歲。海蘭先生是我的幼兒園老師,個子不高,有些發福,整天樂呵呵的。他有些禿頂,腦殼閃閃發亮。他的臉圓得出奇,總讓我禁不住想起月亮。一天下午,我和我的同學們盤腿坐在粗糙的地毯上,他坐在我們對面,用夸張的語氣給我們講彼得兔的故事,我們都聽得入了迷。我仍然記得,他坐在兒童木椅上,大腿上的肉都從椅子邊緣擠出來了。他的雙頰比平時要紅潤一些,可誰讓畢翠克絲·波特(Beatrix Potter)筆下的情節那么引人入勝呢?他講著講著就興奮了,也在情理之中。
《紛紛水火》是林戈聲從類型小說轉向純文學創作的最新短篇小說集,總共收錄九篇,其中多篇獲獎并發表在《收獲》《西湖》《作家天地》等雜志上。篇目之間的主題大多相互呼應和對照,從人與人的疏離到團聚,從個人、歷史的時間到空間,但所有文章圍繞的核心議題都是一種幾乎無法表述的痛苦,甚至有的人都察覺不到,或者就算察覺到了,也難以言傳,無法描述,更別說尋找原因,它仿佛是一種世界的陰影在具體的人身上的集中體現。這也是很多現代人的普遍感受,我們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選擇無限多、經濟一往無前的世界里,仿佛不再有
本書內容包括:懷夢的男孩;黑匣搜索員;三重賦格;出元江記;生物鐘調校師;終點站到菁桐;屠龍;鏡像賦格;六番棋(外一種)。
本書收錄noc的5篇作品,分別為《西斯空計劃》《前往黑暗之地》《俱樂部故事》《前往末知之地》《在那東邊迷霧森林的法師之塔》。
本書收錄了郝赫11部短篇小說,包括《搭檔》《燃燒的妻子》《直接評估法》《論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老友記》《穿白袍的傀甲師》《拉普拉斯妖與麥克斯韋妖與貓》《英雄肖恩死了》《偉大的展品》等。
演講是一種特有的文學形式,朱國華的演講集,收錄其在華東師范大學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場合對學生的致辭,并有關于許鞍華電影活動致辭,李洱、王安憶、余華等活動會議講話,是一部取材豐富,涉獵廣泛的演講集。盡管處在社會變革時代的個人生活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連,但是作者既沒有居高臨下地俯瞰生活、恣意為讀者做人生導師,也沒有沉浸于一己悲歡去自艾自怨、做無病呻吟的矯情訴說者,而是采用一種平視且自審的視角,從舊日生活的圖景中打撈個人成長經歷,從家長里短的時光片段中追憶如煙往事,從借物喻理、觸景生情的感慨中反思今昔認知
《雅各布·馮·貢滕》被公認為是羅伯特·瓦爾澤最優秀的作品。小說于1908年成書,是作者根據自己在柏林附近一所仆人學校的短暫經歷寫成的一部自傳體日記小說,它開創了現代德語小說體裁的先河,一掃德語小說晦澀冗長的舊習,給人帶來清新和雋永,展示了現代人的內心世界。小說講述了一個17歲的男孩從古老的家庭出逃,進入了一所神秘的學校。雅各布是一個難以抑制的顛覆者,他寫日記,記錄他對學校的古怪印象,以及他自己快速變化的熱情和不確定性、思考和夢想。“這一切都很愚蠢,但這種愚蠢有一張美麗的嘴,它在微笑。”最后,當研
《當父親把我忘記:隱秘的告別》是薛舒在2014年創作的長篇非虛構作品,記錄了父親身患阿爾茨海默癥之后的生活,從出現早期癥狀,到發病,再到智能的全面衰退,從一個老人最初的失憶,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從一個健全的老人,直至成為一個不認識任何親人,不記得任何往事的"癡呆者"。在五年的時間里,以“父親把我忘記”為節點,父親實際上已經完成了與家庭、親人在精神層面的徹底告別。在記錄、描述父親從身體、性情到智力的全面變化的同時,作者穿插了對童年的回憶、對父輩時代的想象、對生老病死的沉思,以及一個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