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隱秘的渴望、想到你時,風就停了、我撫摸過火焰、長長短短的曲調、萬水千山走遍、在倒垂的紫色花帶里幾部分。內容包括:落果;夢月;山桃花;廣濟寺的清晨;看手相;致狄金森;站在風口的人;廣濟寺;半個月亮;一只麻雀;今夜聽見雷聲;鐘聲;小鎮素描等。
本書為第12輯,設有欄目:科幻哲理劇研究專欄、梅蘭芳跨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文學理論與批評、學術焦點、經典與闡釋、書評等。主要內容包括:《云身》:學科交融的風景;《云身》之外的三千六百字;論科幻戲劇創作中科幻與戲劇的融合等。
本書分為四輯:第一輯小唱,為海南自然萬物小唱,為祖國青綠的江山歌頌;第二輯凝眸,以字為眸回望生活的悲喜,以熱愛入詩,在命運的裂口抽出綠枝;第三輯共飲,或寫人或寫景或詠情,一腔情一杯清泉,與親人與好友與山川共飲字里行間的春風綠意;第四輯接近,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反思。
街上有了人的說話聲,間或聽到一兩聲汽車的喇叭叫和自行車的鈴鐺響。窗外天色已經變白,樓下小食店里煮稀飯、蒸極富特色的江城米涼面的鼓風機也嗡嗡嗡地叫起來。這個鼓風機,一年四季不分天晴下雨、刮風下雪,每天早上六點準時響起,沒有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不把飯煮熟、涼面蒸透,是不會停歇的……
一本描繪家鄉山水風情的散文集。作者通過自己親身感受,用鮮活靈動的文字,附上即時抓拍的精美圖片,隨寫隨拍,情感真摯濃郁,意 境清新雋永,飽含詩情又富有哲理意蘊。同時在她的字里行間都傳遞出廣元市利州區全域旅游發展,帶給人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風 貌。作者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廣元市利州區月壩村多年的發展變化,對這里的自然山水、特色民宿、地方美食、風土人情等鄉村新生活有 了新的感悟。圖書帶我們進入一種“有我之境”的世界,不僅可以讓人感覺一次詩意的旅行,還可享受美麗風景的視覺盛宴,充滿生命
本書收錄作者詩詞305首,其中五言絕句41首、七言絕句114首、五言律詩22首、七言律詩95首、古風(五言、七言)16首、排律9首及詞9首。很大一部分作品發表于《中華詩詞》《詩刊》《歷山詩苑》等各種詩詞雜志和報紙上,其中二首作品被中華詩詞學會主編的《百年詩頌》收錄,一首作品被《中華詩詞》雜志社主編的《山水田園詩詞三百首》收錄,三首作品被巴曉芳主編的《春風吹過四十年》收錄,還有些詩詞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人生足跡,有懷古的、有憶舊的、有唱和的、有山水行吟的、有激濁揚清的
殷正大,上海大學理學院退休教師,長期從事高等數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本書為作者游覽游歷祖國大好河山之后,有感而發所創作的詩詞集,包括絕句、律詩、詞等。本書寫的是作者的人生之旅,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詩詞的形式呈現,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的文學素養,本書的出版也體現出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
法國小說在20世紀經歷了非常特殊的變化過程。在此之前,小說往往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敘事,按照因果律安排情節,并努力營造文學摹仿現實的錯覺,這些原則構成了19世紀最重要的歐洲小說基礎。然而,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一些小說家——例如伍爾夫和喬伊斯——開始對這種小說創作傳統提出挑戰。在法國,這一挑戰與20世紀幾乎每個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說家的創造都緊密相關。當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就會發現,通過探索摹仿小說的對立面,這些小說家也構建了一種真正的發展潮流。這一潮流具備自身的發展邏輯、發展過程和發展進度
東京丸之內,街道上停著一輛汽車,車內驚現一具頭身分離的尸體。 一棟庭院內爬滿蠕動蛤蟆的洋房、蛤蟆屋的主人、與偵探小說家關系曖昧的女秘書、酷似妖怪野篦坊的無臉“幽靈”、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的神秘男人…… 一切不可思議的事情,究竟會串聯出怎樣的故事? 為了追捕兇犯,也為了拯救昔日的學生,偵探小說家與刑警們聯手,在東京、橫濱、鐮倉、大阪等地不斷穿梭,不想卻意外頻發,險些喪命。他們追捕的兇手究竟是何人,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兇手?
在人文科學的研究中,對時間的分析始終被置于首位。空間僅被看作一個容器、一個無足輕重的舞臺——眾生的命運在此展開。但近幾十年來,有生命之物的這兩類基礎坐標的關系逐漸趨于平衡。 本書思考了小說世界對空間的表現,并探討其與現實的緊密聯系。在后現代環境中,對現實的感知被削弱,虛擬取得了勝利。從而,文學所屬的模仿藝術得以提出一種解讀世界的全新方式,即地理批評,它同時涉及文學理論、文化地理與建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