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英國史名著,入選蘭登書屋20世紀百大英文非虛構類圖書,它聚焦于一戰前1910到1914年的英國,也就是愛德華七世去世到一戰爆發之間的英國。當時自由黨是英國的執政黨,也是最強大的黨派。但面對國內風起云涌的三大危機,即愛爾蘭自治運動、女爭取選舉權運動和工會運動,由于阿斯奎斯領導的自由黨政府應對不力,導致自由黨急劇衰落。作者原為記者,在本書中刻畫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對三大運動的發展描寫得充滿畫面感,對自由黨衰落的原因分析透徹有力,使得這本書成為一部名著,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對歷史寫作
一塊土地及其表面的植被,能否成為“風景”,取決于人們對“自然”這一理念的建構,而審美理念的建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化過程,牽扯到各種權力的博弈。本書以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風景”的形成為明線,以英國這一時期的國際沖突(“反法”)和國內沖突(貴族與資產階級、“城與鄉”)為暗線,試圖回答從啟蒙運動向浪漫主義過渡的時期英國如何借鑒、吸收中國的造園思想,利用“風景”來解決大不列顛的民族認同問題以及國內尖銳的階級斗爭和城鄉矛盾。
本書分五個部分展開:準備、登船、海上生活、死亡、抵達。作者以三大洲的檔案為基礎,從移民的信件和日記出發,對海上行程進行了復刻,這些移民的個人經歷為我們提供了對這一關鍵歷史的更為復雜的理解。而毫無疑問,平安抵達只是第一步,愛爾蘭人在他鄉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船上生死與共的經歷將為他們帶來新的、更為緊密的關系。
本書介紹了公元前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四百余年的歷史,即歐洲“黑暗時代”(中世紀)。雖然羅馬帝國已經消亡,但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帝國仍繼續繁榮發展,不僅在許多方面延續了羅馬帝國自奧古斯都時代以來取得的成就,還發展出了新的司法體系以管轄其廣闊疆域,同時促進了新的藝術和建筑形式的發展。甚至在公元476年后的權力真空期,西歐也未完全陷入黑暗之中,相反,隨著羅馬帝國土崩瓦解,許多新的強大帝國出現了,并向羅馬尋求支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查理曼統治下的法蘭克帝國。
本書內容講述: 關于歐洲王室的新聞不時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在美麗外衣包裹之中、神秘不已的歐洲王室, 到底隱藏了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法國大革命時,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妻子瑪麗皇后被激動的群眾吊死于絞刑臺。自此, 法國結束了幾個世紀以來的帝制統治, 改為共和政體。從那時起, 全歐洲的皇室就開始憂慮自己的命運。在歷經兩個世紀的紛亂和快速發展之后, 歐洲大陸至今仍有10個國家保存了王室制度, 有自己的國王和王后。
本書詳細敘述了1630年米蘭大瘟疫時期的一樁有關 (據說散播了瘟疫的)“涂油者”的真實歷史案件。1630年6月, 一個米蘭當地居民向當局舉報衛生署專員古里埃默·皮亞扎在米蘭城內的建筑物外墻上涂抹有毒的油膏, 傳播瘟疫, 皮亞扎隨即被逮捕。法官們在破案的狂熱和對瘟疫的恐懼的驅使下, 對其實施了刑訊逼供。皮亞扎在酷刑之下供出了油膏的“制作者”, 理發師詹賈科莫·莫拉。
本書主要由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寫給國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監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構成。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題分類,圍繞不睦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等,訴說了瑣碎且難堪的家庭丑聞。這些密札被上呈給當權者,以期繞過正規的司法程序,在隱秘的情況下監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惡習。通過這種隱秘的監禁,家庭的名聲便不會被敗壞,同時也展現了請愿人對于國家權力的遵從和支持。但在這種非正規的程序下,密札制度的濫用是必然的,人們為了私欲或私憤肆意寫信,而國王的代理人警察,握有對密札及其
本書作者指出, 該領域的變革也是啟蒙運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 從路易十四到拿破侖, 從加拿大到加勒比海和印度, 法國軍隊恰恰是舊時代少數將進步思想融入實踐的團體之一。在這里, 系統化的軍隊紀律、軍中“兄弟幫”、軍人英雄主義、保護傷員的原則等第一次出現; 在這里, 與制服、武器、戰術、訓練和醫學有關的思想和實踐在思想啟蒙下不斷革新。如何以人道、同情和文明的方式進行戰爭, 不再局限于凡爾賽宮, 也不再局限于陸軍、海軍, 哲學家、藝術家、醫生、數學家和工程師, 這些
本書選取了九個人物為敘事線索,將當時的歐洲與世界連接起來,講述了歐洲近半個世紀的政治、軍事、宗教、金融、貿易等方面的革命性巨變,并分析究竟是什么關鍵因素奠定了西方的主宰地位,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
《葡萄牙國王秘史》包括十五個故事,從葡萄牙王國第一任國王阿方索·恩里克斯的建國,直到末代國王曼努埃爾二世的黯然退位,基本貫穿了葡萄牙的全部歷史。除了功名顯赫的國王之外,本書還描寫了數位對葡萄牙歷史有重大影響的王后及公主的故事,甚至包括一位因為偶然原因而成為緬甸國王的葡萄牙平民的冒險經歷。 本書知識性與通俗性兼備,通過閱讀這書中的歷史軼事,讀者可以比較輕松地了解葡萄牙歷史與葡萄牙民族身份形成的過程。作者亞歷山大·博爾熱斯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既尊重基本的史實,又有很強的文學性與趣味性,出版后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