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詩說幸存者”“詩評講解員”“詩敘生活史”三部分。“詩說幸存者”主要是用詩的語言來描述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這一個特殊的群體;“詩評講解員”僅僅是針對參與全國“百家館校革命文物周周講”這一項活動的講解員而“評”;“詩敘生活史”記錄作者從業史,主要有三個時間段,即作者1970至1990年20年在部隊的戎裝生活史;1992至2015年20多年的在博物館生活史;2017至2022年5年多在高校生活史;此外還有兩段在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機關工作和在國務院參事室幫助研究中國國學等短暫的經歷。
本書從歷年出版的《讀者》雜志、各類圖書、網站精選美文四十余篇,包括《指紋狀的菌落》《你遠勝于你所能記住的一切》《復活半刀泥》《我媽是朵太陽花》《湯圓開水》《父親們懸掛在夏天》等。
本書內容包括:記不住的日子;一百元錢;盧芹齋的兩面人生;奢華的“不”;山腔響遠;云雀;談錢;甜意充盈的夜晚;在田野,你不會丟失任何東西;“匯通天下”喬致庸;沉睡的良心;寶貝,我們買不起;張素英和她的“城堡”等。
本書以“篤實寬厚”為主題,聚焦中國人崇尚質樸、樸素的道德標準,從歷年出版的《讀者》雜志、各類圖書、網站精選美文60余篇散文作品。內容以宣傳中華民族在長期道德實踐中形成的崇尚實干、反對空談、寬宏大量、忠厚長者、嚴于律己、寬于律人等優秀傳統品德為主,以形象的故事講述抽象的道理。
本書從《讀者》雜志及各類圖書、期刊、網站精選美文60余篇,包括《一粒塵土睜開眼睛》《第一支鋼筆》《干練與豐腴》《什么是好的婚姻》《娓娓與喋喋》《這時候,你才算長大》《曠野與城市》等。
本書從歷年《讀者》雜志、各類圖書和網站等選取知名作家的美文五十余篇,包括:用生命寫就的告白;我愛這多情的人間;永遠的守望;聞先生真是一團火;從清華雜役到抗日英雄;善良、快樂、智慧與道義;落日大旗;孤人與鳥群等。
本書從歷年出版的《讀者》雜志和各類圖書、報刊中精選美文70余篇散文,內容以中國人物為主,展現為人廉潔、為官清正,廉潔自律、兩袖清風,處事謹慎、克己奉公的精神與品格。
本書收錄了多位名家寫作的與本主題相關的散文,包括《她叫劉小樣》《人生是一首含著微笑的悲歌》《如果沒有李白》《經驗與記憶》《去似微塵》《月光下的母親》《太守與魚》等。
本書內容包括:充盈強大的愛力;都是為了你?較真兒;體諒你的不正確;梨木妝臺;海底針;今天是星期天;兩張舊地圖;飯菜涼了;家;奶奶的日記本;等不來的電話;晴天霹靂之后;一只糯米雞;養育;躲得過規則,躲不過靈魂的拷問等。
本書從《讀者》雜志及各類圖書、期刊、網站精選美文60余篇,包括《無言的父愛》《我的“外公”俞平伯》《一起去看山》《老人葉圣陶》《雨雪》《貓婆》《匾上的字》《寒林》《一只不抓耗子的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