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集是周文海先生個人詩集,共有七十余首詩。詩集的內容以童年、少年、青春、愛情、國內、出國為順序。其中七成 以上是敘事詩,敘事詩中有許多抒情、寫景成份;另有部分抒情詩,作者將小說手法帶入詩中,用白描、心理刻畫、肖像勾勒來塑造其心中的形象。 詩集中配有100多副精美畫作,由廣州美院畢業的知名女畫家畢逢春畫就的水彩畫風格插圖,畫延伸了詩意,以圖像的形式深化并補充了詩的留白,到詩畫合一。
《淘氣包日記》是一本在西方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著作,與《愛的教育》齊名。作品采用日記體的形式,以輕松、幽默的筆觸,記錄了九歲的姜尼諾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煩惱與反抗——他調皮,為了辦馬戲團,將鄰居的孩子扮作猴子掛在樹上;他委屈,為了幫助害怕獨居的姐姐,把稻草人放到床下給她作伴,嚇得姐姐魂不附體;他反抗,為了報復大人對他的懲戒,在咖啡里放入胡椒粉;他機智,懲治了學校作惡多端的校長及其夫人……這一系列淘氣的行為,既是姜尼諾成長過程的縮影,也揭開了所有人孩提時代的共同秘密。《淘氣包日記》不僅讓小
自漢代至近代,中國婦女的著作共4000馀種。而在有清一代,婦女作家即達3500馀人。在這3500馀人中,至今確知有集子存世者,就至少有1000馀人。這個數量,足以讓我們對清代女性的文學創作給予充分的關注。和前代相比,清代閨秀詩詞作家的創作境界更加開闊。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她們的作品都留下了痕跡,從而以千匯萬狀的姿態,豐富了清代文學史,也豐富了整部中國文學史。本書稿多側面、多角度地考察了清代閨秀詩詞作家的創作,不僅有助于加深讀者對這個特定的群體的了解,同時也能對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某些面向,
《山海經·三山神傳》為“初代網文大神”阿菩的全新中華神話長篇小說,以三個少年山神護國庇民的成長之路,重述演繹中華神話譜系中古老而獨特的地方守護神、海內外同胞共同的“三山神/三山國王”民間信仰神話。本書已入選第九屆廣東省中小學生“寒假讀一本好書”活動推薦書目、2021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為百萬冊暢銷書《山海經密碼》系列瑰奇新篇。上古炎黃二帝戰于阪泉之野,千山眾神應戰。豈料火神祝融叛變,八方千山只剩三山頑強抵抗。最終,三神山體遠拔、神識散佚。天地斗轉星移,嶺南山川創世,
科幻文學已誕生兩百多年,中國科幻亦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科幻的發展,離不開對世界科幻經典的學習。本書匯聚了30位科幻作家對31部科幻經典的閱讀心得,傳達了作家們對今日世界的憂思,帶有相當鮮明的當下印記。所謂的經典,是那些在我們提出問題、尋找答案時會想到的作品,因而能夠常讀常新,讀者可以從這份有限的書單中,感受到閱讀經典的無限樂趣。
老舍是“人民藝術家”。他出身貧寒,卻登上藝術的榮譽殿堂;他是文學大師,卻不忘對窮人的關照。今天為什么讀老舍?為的便是在充滿同情的敘事中欣賞他那雅俗共賞的語言藝術。是《小麻雀》開啟了中國孩子的童蒙年代,是《我的母親》讓中國的孩子知道了生活的艱辛。本書圍繞老舍的作品,結合他的人生,講述老舍的創作與人生故事。老舍是北京的,是中國的,是東方的,也是世界的。本書將帶領讀者認識一個全面的老舍。
說起沈從文,免不了提到他的《邊城》,提到翠翠、茶峒、湘西、鳳凰……他的作品構成了幾代人對田園牧歌與人性之美的最初想象。他用唯美的視角筑起湘西山隅水鄉“人性美”的世界,贏得了各界讀者的認同。今天我們讀沈從文,不但要讀他的作品,還要讀他的人生,讀他充滿人性美的邊城世界。
作為中國當代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家,余華的小說筆調冷峻,對暴力與死亡的主題有著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鋒派小說創作出道,通過《活著》走向世界。他的小說不斷地展現出對人性的思考,對命運的叩問,對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擊著每個讀者的心靈,而這正是今天我們讀余華的意義所在。
本書是一部以東北大地百年歷史為背景、反映東北流人之后經歷種種坎坷,始終堅守儒家信念的鄉賢文化作品。皖南祁門新安醫派朱家后人王克笙離開幾代偷生的津門闖入關外,尋遍關東之地,落戶葦深地遠的九里,開辦酪奴堂,以圖恢復祖姓、傳承家學。九里從起初丁火不旺的四戶人家,繁衍生息至數百口近百戶,成為十里八鄉口口相傳的圣賢之地,培育出聲名不凡的白鶴五子;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半個世紀里躲過了各種刀兵之災,躲過了葦地死神霍亂之災,終于在20世紀80年代夙愿以償。小說講述了一個家族的百年史,折射出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