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為長篇小說,系描寫1930年至1934年間中共在上海的活動,著重塑造一個資本家女兒如何從圣約翰大學學生走向革命,并為守護紅色檔案而舍生忘死地斗爭。其中最主要的情節取之于黨史:黨中央轉移去蘇區,留下秘密文件庫由地下黨員守護。此書于2020年獲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文藝創作項目資助。小說主要情節是圣約翰大學學生陳慧梅因父親陳光宗遭綁架,得到中共地下黨員韓天強的幫助,積極參加五一大游行而被捕。陳光宗請律師救女兒出獄,逼她與門當戶對的徐家兒子徐成生結婚。陳慧梅離家出走,與韓天強結婚,成為
中國的神話、傳說和民俗,和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創世神話、射日神話、治水神話等,是我們的啟蒙讀物; 端午節的粽子龍舟、中秋節的兔子、春節時的鞭炮等,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象征和儀式; 二十四節氣以簡馭繁,如此明晰; 西王母、昆侖山、《山海經》,為歷代小說提供了原型; 隱逸更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 這些神話、傳說、儀式行為如何產生? 如何體現中華民族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和塑造? 來看這本書吧,你會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如何解讀魯迅雜文這一文章品類及歷史現象,是我們走進魯迅及20世紀中國的關節之一。魯迅雜文既簡單又繁復,內蘊多重二元悖論,成為我們無窮接近卻難以進入的城堡;一代代學者的努力似乎都是在不斷試錯。這恰好構成了魯迅雜文的真正魅力,它也許會帶來原初意義上的理論創新的可能,帶來理解20世紀中國甚至是當下中國的新的出發點。本書正是著眼于此種可能,鉤稽魯迅雜文內在的修辭邏輯、文章形式、生成語境及作家的主體位置,以魯迅雜文中固有的“生產者”“消費者”等概念為核心,開拓研究的新視點,追求構建對魯迅雜文的“整體性的認
本書提供了501個充滿創意的故事寫作點子,涵蓋冒險、回憶錄、詩歌、科幻小說等文體,以及人物、對話、開頭、形式、情節、場景、視角、聲音等故事要素,每天自由寫作五分鐘,幫助讀者開發故事創意,養成寫作習慣。每一個寫作點子后面還有延伸思路,如果繼續寫下去,會有更多收獲。當你缺乏思路時,這些點子還能幫你找到故事的開頭。總的來說,這些點子將幫你:激發新靈感,擴充感覺的領域,改進舊作品,發現新文體,掌握新技能。
《游戲故事寫作》是一部有關游戲故事設計(故事)、情節設計(敘事)、游戲設計(程序)以及游戲故事寫作教學的著作,在與傳統故事設計、寫作比較的基礎上,系統而專業地闡釋了“游戲寫作”的寫作本質以及“敘事設計”“故事設計”“游戲設計”“玩家”“游戲系統和機制”等基本概念的內涵,并結合作者個人的寫作和教學經驗,從觀念革新入手,一步步引導有志于游戲行業的新手進入新的敘事領域。本書后半部分附有教學案例,可以作為游戲設計特別是故事設計學習者自我訓練的方案,也可以作為相關課程的教學參考,尤其是案例中所貫穿的“工坊
本書收錄了15篇中短篇小說,包括《煙管》《煙草與魔鬼》《運氣》《戲作三昧》《黃粱夢》《英雄之器》等芥川龍之介創作早期的作品。
魔鬼的失敗,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是成功。人類自認為戰勝了誘惑,說不定實際上已經告敗。 《煙草與魔鬼》
夢里,所有罪惡都在眼底徹底消失。但只有人類的悲傷人類的巨大悲傷,如同灑滿天穹的月光,依然孤獨而殘酷地存在…… 《偷盜》
不懂得這種感激之情,又怎能體會戲作三昧的心情呢?又如何理解小說家那莊嚴的靈魂呢
本書是周勇先生的第一部散文結集, 包括江山魂魄、駑馬十駕、陽光跋涉、巴渝城記、經師人師、異國友朋、親情無限七個部分, 收錄了作者多年來創作的《江山紅葉》《金佛杜鵑》《又見金佛杜鵑》《禮贊黃葛》《青龍橫空出阿依》《“走”出一片新天地》《重讀“風流”》等七十三篇散文。作者以豐厚的知識素養和嫻熟的文字功力, 感情飽滿地書寫壯麗的山川鏡像、廣博的人文風物、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 表達了他對鄉土的情思, 對自然生命的禮贊, 對親情友情的摹寫。
本書收錄了8篇中短篇小說,主要為大正七年左右芥川龍之介創作的作品,包括《地獄變》《蜘蛛絲》《枯野抄》《盛遠與袈裟》等。
尤其當夜風一下將煙氣吹散的時候,在撒了金粉似的紅色焰火中,她口咬長發拼命要掙斷捆住自己的鏈條,那樣子簡直是將地獄業苦置于眼前。《地獄變》
獨留極樂世界的這根短短的蜘蛛絲,閃著一縷微光,垂在既無星辰也無玉輪的半空之中。《蜘蛛絲》
我們什么都不知道。連我們自己的事情都弄不清楚,更別說西鄉隆盛的生死了。《西鄉隆盛》
在《科幻創作的未來版圖》一書中,主編劉洋認真分析了這幾年對創作發展的研討成果,他結合我們邀請的作家撰寫的文章提出,當代世界的科幻創作存在著四個重要趨勢,分別是:類型之間相互交織頻繁,邊界顯得越來越模糊;在西方創造的科幻小說類型模式之外,各民族的本土敘事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加強,科幻正在真正成為世界性的文學;科幻小說從邊緣走向主流的通路已經被鋪設;以及科幻正在從文學走向其他產業形式。
劉洋指出:總體來看,當代科幻創作呈現出越來越多樣化的趨勢,包括故事題材的多樣化、作者群體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