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特區藍皮書:中國經濟特區發展報告(2022)》全書分為總報告、專題研究報告、特區發展分述報告和特區發展動態考察報告四個部分。其中,總報告是全書的基本綱要,是站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的角度,對中國經濟特區,包括改革試驗區和部分新特區一年發展狀態的整體評述。專題研究報告以問題導向的探索,分別以特區的發展現狀、比較分析、政策建議為切入點,對特區所面臨的轉型問題、資源的使用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科技創新問題、金融體制改革問題、特區文化產業問題等進行了綜述分析,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2018)“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與守邊固邊治邊穩藏調研——以林芝市為例”的最終成果。本書選擇西藏林芝市及該市的4個邊境縣米林縣、察隅縣、朗縣、墨脫縣為案例點,圍繞林芝市及該市的4個邊境縣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發展、民生和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五個方面展開調研,探討西藏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發展與守邊固邊治邊穩藏工作的相互關系,以及如何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加大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以實現守邊固邊治邊穩藏的目標。 本書認為,加強民族團結,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集聚國家、地方等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及大專院校等區域經濟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我國從宏觀到各個地區層面的區域經濟發展問題進行追蹤研究,對區域經濟形勢進行分析和預測。該系列藍皮書曾經榮獲第九屆“優秀皮書報告獎”三等獎,第十一屆“優秀皮書獎”三等獎,第十二屆“優秀皮書獎”二等獎。 本書通過總報告、京津冀篇、長三角篇、珠三角篇、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大事記等七個模塊,深入分析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 運用區域經濟研究理論,對我國宏觀和各主要區域經濟發展形
資源環境承載力是當前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本書將基于社會-生態系統框架、綜合評估法、系統動力學模型等,構建了中小尺度治理視角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測算與提升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然后,與承載力提升規劃應用相銜接,總結了編制步驟與工作流程,提出了承載力規劃應用與提升工具集。本書的閱讀對象為大專院校城鄉規劃、土地管理、鄉村振興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與研究生,國土空間規劃、管理、自然資源部門等相關部門的從業人員。
本書是基于山東省第三次國土調査數據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的成果,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笫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與意義、山東省的基本情況以及山東省第三次國土調査的特點;笫二部分為第二~十章,在對全省土地資源利用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耕地、生態用地、建設用地等為出發點,深入研究用地與糧食安全、城鎮化、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發現各類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調控建議:第三部分為終章,基于前章研究,弄淸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與導向,研判土地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并提出統籌區域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
本書包含五部分內容:第一,對科技創新一體化進行理論建構。第二,闡述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一體化的時代緊迫性與基礎優勢;第三,總結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的現狀;第四歸納國內外科技創新一體化建設的經驗及啟示;第五,提出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一體化的基本思路。
本書基于投入產出理論、系統理論及空間經濟理論,構建了綠色創新投入產出轉化的理論框架,以此分析綠色創新投入、產出與效率的耦合協同機理,進而對綠色創新的空間溢出效應及其空間收斂機制進行了解析。在此基礎上,使用我國30個省區市2001-2019年的面板數據,借助SFA與DEA模型對省際綠色創新效率進行多維測度和比較,同時運用Dagum基尼系數、核密度估計以及Markov鏈考察其時空差異特征及動態演化規律,進而使用地學統計分析、空間計量模型、機器學習及模擬等方法對我國省際綠色創新空間結構的特征
本書綜合運用文獻梳理、典型案例分析、因子分析和歸納演繹等方法,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主要經濟風險和相關保險工具進行探究。研究發現:其一,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我國在重大項目建設、國際貿易往來、對外直接投資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如政治、經濟、主權信用、社會文化、法律制度等因素所致的風險;其二,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綜合風險量化,發現目前中東歐國家經濟風險普遍較小,而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國家經濟風險□動較大;其三,一帶一路建設仍存在巨大的保險需求缺口,我國保險業所能提供的保險產品和服
本書分別從理論和實證兩個角度研究人力資本的代際傳遞(包括直接傳導和間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理論研究部分刻畫了人力資本的積累和代際傳遞對長期收入增長的微觀作用路徑,并通過多種參數條件下的仿真數值模擬為相關政策方案提供參考。實證研究部分使用計量經濟學模型,結合我國的省級宏觀面板數據及微觀入戶調查數據,分別考察以健康和教育為代表的人力資本在我國的代際傳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以及家庭的生育決策、教養方式對人力資本積累的影響,并探討可能的政策干預方案。本書的研究內容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同時對我國的教育、醫
本書分析了人口規模和年齡結構影響社會創新活力的主要機制,預測了中國未來的人口情況和中國經濟的長期競爭力,并就公共政策如何降低生育成本、提振生育意愿建言獻策,闡明了人口對中國崛起的關鍵性意義,普及了人口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