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世界》是作者2009-2019年旅行文學作品的結集。探討在一個失重和不確定的世界里,人們追尋的各種鄉(xiāng)愁,并試圖辨析出它們的模樣:哪些鄉(xiāng)愁是可疑的,哪些則可以幫助我們通往未來。在形式上,本書采取了《國家地理》式的寫法,時事、歷史、地理、人文、智識討論與個人經(jīng)歷交融。
本書以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橫跨新文學歷史的“現(xiàn)代”階段與“當代”階段的著名作家姚雪垠為研究對象,通過考辨姚雪垠在人生的四個不同時段中是如何與所處時段的主要思想潮流,尤其是與“革命”這一對其影響至深,且被視為中國二十世紀以來最為核心的思想主題的各種互動,揭示姚雪垠及以他為代表的“五四”后第二代左翼知識分子精神結構的生成、演變的歷史過程。
本書精選了二十篇人物速寫,其中包括電力工人、女足運動員、鄉(xiāng)村老師、皮影藝人、贗復師等拼搏在各行各業(yè)的人。他們每個人都面臨不同的困境和挑戰(zhàn),比如職業(yè)選擇、精神健康、身材焦慮等等,然而,深入了解每個人當下的困境,會發(fā)現(xiàn)生活往往沒有一個固定的最優(yōu)解,也不一定存在可以一直堅持的答案。這種“沒有最優(yōu)解的答案”實際指向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回答——個人的決定。每個人都在不斷做出決定,編織不一樣的活法,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不同的值得被看見的故事。
這是一部雙螺旋結構的小說。生活在當代的女孩喬治正和弟弟一起面對母親去世的現(xiàn)實,她回憶起和母親的最后一次旅行是去意大利費拉拉看壁畫;15世紀的意大利畫家弗朗西斯科·德爾·科薩為了進入繪畫領域,從小扮作男孩生活,她正被一個十幾歲女孩的奇怪幻象所困擾。兩人的故事如同藤蔓一般復雜地纏繞、交錯,似乎一個人的記憶在另一個人的故事中延續(xù)了完整的生命。
死亡會是終結嗎?在不同的時空中,愛與記憶透過藝術得以永存。在阿莉·史密斯筆下,時間被永恒之物消解,
《莫比烏斯的圈套》是作家軒弦的長篇推理小說。該作品主要講述了唐洛櫻和同學們在登山探險的途中誤入了一座神秘古宅。在古宅里,她的兩個同學皆因不同原因失去了蹤跡,而她和其他同學也被困古宅,無法逃離。
接下來,唐洛櫻無意中按下了一個在古宅里找到的神秘遙控器的按鍵,竟不可思議地回到了一天之前。穿越以后,她來到古宅大門,剛好看到有幾個人走進古宅,那幾個人中竟然有她那在古宅里不見蹤跡的那兩個同學,以及另一個自己。
《我們這十年》從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高度出發(f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百年決議總結的十三個方面?zhèn)ゴ蟪删停瑥臅r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全方位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發(fā)展的輝煌歷程,講述了20122022這十年十一個不同行業(yè)平凡奮斗者的故事,作為展示中國這十年發(fā)展的橫切面。
《花港觀魚》是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西湖十景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女主角那歡是從貧民窟出來的女孩。她雖跛足,但風情萬種,那種極具破壞性的美讓所有人都為之著迷。她喜歡用大茶杯養(yǎng)五花龍睛,想要通過辦金魚博覽會改變命運,但命運總將她引向不可知的地方……
本書為梁遇春散文精選集,全文收錄其生前的自編文集《春醪集》,以及遺作《淚與笑》中的代表篇目。梁遇春的創(chuàng)作時間雖然短暫,但他的才華極盛。他既熟悉古典詩詞,又精通英國文學,對文藝和生活都有獨到的見解。他的文字清新雋永,耐人尋味,在旁征博引中,展現(xiàn)了思想的豐盈。
本書為著名作家蘇青的散文精選集。第一輯外婆的旱煙管收錄了《豆酥糖》《女生宿舍》等6篇散文。該輯主要記錄了蘇青童年、少年時期的成長經(jīng)歷。這些文章或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或從少女的視角解讀社會萬象。第二輯自己的房間收錄了《自己的房間》《我的手》等7篇散文,記錄了蘇青進入婚姻,初為人母的蘇青的經(jīng)歷。這些文章向讀者展示了女性在育兒中的艱辛,以及因為承擔母職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煩憂。第三輯論婚姻及其他收錄了《我國的女子教育》《談婚姻及其他》等8篇散文。該輯主要收錄了蘇青針對女性在教育、婚育、就業(yè)等方
本書是五四時期著名女作家廬隱的散文精選集。第一輯跳舞場歸來收錄了《今后婦女的出路》《何處是歸程》等10篇散文,探討了五四時期不同階層的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的處境。第二輯給我的小鳥兒們收錄了《寄天涯一孤鴻》《靈海潮汐寄梅姊》等7篇散文。該輯中,廬隱與女性友人借用信件表達對彼此的思念,展現(xiàn)了女性友誼在女性成長歷程中的重要性。第三輯夜的奇跡收錄了《靈魂可以賣嗎》《秋風秋雨愁煞人》等8篇散文,展現(xiàn)了作者對民族、家國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