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提要
這是一本文辭優美的散文集。書中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有對文學典籍的獨到見解,有對個人小愛的細致描寫,也有對家國情懷的由衷感悟。
本書是“老城趣聞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書中集合諸多名家關于老上海的經典文章,主要描寫了老上海的風土人情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全書行文流暢,可讀性很高,其中不乏陳伯熙、魯迅、夏丏尊等大家的文章,既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又具有較好的通俗性,展現了中國二三十年代城市的風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放和包容,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本書內容包括:難得最是得從容;隨遇而安;談幽默;七十書懷;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自得其樂;老年的愛憎;“無事此靜坐”;牙疼;七載云煙等。
本書分“回家的路”“草木為友”“蘭合低語”“白云深處”四輯,描寫了在故鄉的短暫十年生活中的各種溫暖碎片,平凡生活中對植物、動物、食物、天氣等方面的瑣碎體悟,以及工作中的一些磨礪心靈、沉淀自己的方式及感懷,特別是對于人內心深處的惶惑、浮躁、孤單、茫然等情感的細致描述,展現出每個人都需要的一條回家的路,一條充滿救贖心靈、回歸心靈溫暖和安寧的路。
本書共有兩個部分:上輯人物篇和下輯建筑篇。人物篇按照朝代順序收錄了蘇小小、白居易、蘇東坡、于謙、張岱、馬一浮、潘天壽等與孤山乃至西湖有關的歷史人物,建筑篇則收錄了文瀾閣、詁經精舍、秋水山莊、西泠印社等孤山上和孤山周邊的知名建筑,細致地介紹了孤山周邊的名人和建筑。
本書說理也好,敘事也好,論辯也好,寫景也好,作者的筆端都時常蘊藉著豐富的感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把讀者引進“一種感情微醺的境界”,“一種像喝了酒似的如醉如癡的境界”!渡琊闱椤纷阋允刮覀儭鞍l思古之幽情”,從而緬懷民族文化傳統的偉大,深感到祖國統一的可貴;《在遙遠的海岸上》極力鼓舞著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給這種強烈的感情“打開一個很自然的噴火口”。
本書內容講述: 蘇北里下河流域, 是一個湖蕩縱橫所在, 大縱湖、得勝湖、烏巾蕩、旗桿蕩……所謂“五湖八蕩”, 安頓著一代又一代里下河人的鄉愁。作者將一陣陣湖畔微風、一聲聲湖邊鳥鳴、一樣樣美味小食、一件件童年故事訴諸筆端。汩汩流水的波動, 美景深處的里下河風光, 味蕾深處的炊煙氣息, 鄉親們的質樸與良善……盡在文字間呈現。
本書收錄了作家在1946-1956這十年寫作的散文,共26篇,包括了特寫、報道、雜文、游記等體裁的各種文章。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偉大時代和美好生活的謳歌,如《創造太陽的人》《將要繁榮的預告》《在收獲的日子里》等篇,第二部分是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如《向母親們致敬》《知識青年的光榮》等,第三部分主要記錄了赴蘇聯考查時的見聞和感受,如《從北京到莫斯科》《記卡達耶夫》等篇。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沈煥江》《一個溫暖的雪夜》《烈火》《生活的波瀾》《草原夜話》《張翠霞》《風雨黎明》。
本書是周志文先生早年散文在大陸的首次集結, 涵蓋了《三個貝多芬》《冷熱》《布拉格黃金》《風從樹林走過》四本小書, 時間跨度從1995至2007年。叢書名暫定為此, 取自李斯特鋼琴曲集Années de pèlerinage。三冊曲集李斯特共創作二十余年, 是他作為浪漫主義鋼琴曲家和演奏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巡禮者, 懷有某種莊嚴目的的旅行, 亦是尋找自身疼痛源頭的人所不得不為之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