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至1917年,在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下,俄國從被西方鄙夷不屑的落后窮國,一躍成為疆域舉世無匹的強大帝國,不僅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還染指歐洲政治,卻又從峰頂倏忽墜落,走向毀滅。在這三百年中,既有銳意進取的改革、可歌可泣的愛情、榮耀輝煌的戰績,也充斥著血腥毒辣的陰謀、顢頇殘酷的暴政、令人扼腕的失敗。這段傳奇般的歷史奠定了現代俄羅斯的基礎,也構成了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底色。
在本書中,你會看到英明果斷,帶領俄國走向現代化,卻將親生兒子殺死的彼得一世;出身外國農婦,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所2020年在上海舉辦的“大變局之際的世界史研究”學術討論會上收錄的部分與會學者在會議上發表的論文,以及幾篇相關專題的文章和訪談。書中分為環境史、社會文化史、外交史、專題討論、訪談、講座實錄和研究綜述七個部分,內容涉及歐洲、美洲的政治史、經濟史、外交史、社會文化史等領域。
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震驚世界,成為意義復雜的全球性文化符號。無數文學、非虛構作品曾對其進行哀悼和演繹,然而即便是2019年的HBO同名神劇也未能還原這一事件的復雜真相。
¥40.80¥68折扣:6.00折 當前庫存:1
意大利戰爭(1494~1559)是歐洲中世紀末期與近代早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意大利歷史的分水嶺,在歐洲政治史、外交史和軍事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它不僅帶來了歐洲外交與軍事領域制度性與技術性的重大變革,而且開啟了近代歐洲國際爭衡的序幕。這場幾乎影響整個西歐的持久戰爭促成了歐洲政治意識形態的嬗變,促使16世紀初的西方歷史著述進入了一個新舊交替、“群星閃爍”的時代,涌現出了以馬基雅維里和圭恰迪尼等“1494年一代人”為代表的眾多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 《意大利戰爭研究(1494-155
《俄羅斯史(第8版)》在第七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更注重政治、經濟史與文
俄羅斯文化是俄羅斯人民創造的一種文化歷史類型,由俄羅斯民族意識的獨特結構所決定,它是俄羅斯人民獻給人類文明的一個“成熟的果實”,以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和獨具一格的文化品位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本書作者擷取了近千年來俄羅斯文化發展史中幾個重要的時期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現象進
歐洲的文化傳統在傳承中同源而分流,有批判、有揚棄,但在批判和揚棄中有創新。 從15世紀以來的科學思維和實踐,自由民主理念的從胚胎孕育到發芽和生成,這條道路在”精神的歷史“里可謂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