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入13篇長篇散文。作者通過對自己生活往事的回憶、對自己旅游途中見聞的記述,來表達對一些細微小事的所思所想。作者視角著眼于小事件、小人物、小情懷,通過對“小”的觀察與思考,由小及大,進而闡述自己對于生命、對于情感關系、對于歷史發展的見解和觀點。
這是新疆作家黃毅的一部散文集,收錄作品40篇,其中多篇已在文學刊物發表。這部作品主要寫他由患病后身體的劇烈疼痛后,引發出對人生、生活的體悟,從身體之痛到精神之痛,黃毅用詩人的感受和筆觸,將目光凝膠在被一再貶棄的身體之上,再現著自己對生命的新的認知。黃毅是散文寫作里的古典派,作品才華橫溢,富麗繁華,以這樣的筆調書寫疼痛,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文學反差。我們從疼痛里感受人生的意義,感受生活的價值。
這是一部晚明南方士人的風雅生活史。全書以時間為經、人物為緯,通過大量趣味橫生的史料和筆記小說,上下勾連、左右牽扯了三十余位命運各異的晚明奇人,他們寄精神于器物,融風雅于日常,從一幅畫、一方墨、一盞茶、一爐香中獲得生命的滋養,展現了中國古人極致的審美情趣和生命追求。書中所寫的雖是古代的人和事,卻能撫慰當下人們的迷茫和焦慮,豐富和安定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把生活過得自由、浪漫。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生活沒有解不開的難題。《還煩惱嗎》是樊登寫給大眾讀者的清醒生活指南。這是我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關于職場、生活、家庭、教育、學習、父母、創業等等……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都能找到答案。隨機翻開一頁,解答你現在、將來面臨的人生問題。100 典型靈魂拷問,現代人真實的人生困惑,注重方法和底層邏輯,樊登以局外人的智慧,幫助讀者思考破局。
本書分“鄉愁芷溪”“行吟山水”“世象管見”“塵俗情緣”四部分。“鄉愁芷溪”著重描述作者生于斯養于斯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閩西連城芷溪村的民情風俗,如文章《故鄉的年味》《客家美食故園情》,融注了濃濃的思鄉愛鄉之情。“行吟山水”是濃濃鄉愁的延續,如文章《夢圓水鄉山塘》《溫坊風雷的回聲》。“世象管見”“塵緣情深”是作者通過十年高中教育經驗,融濃濃鄉愁于教育中。
作家譚功才的一部散文集,以自己的親歷和人生軌跡為藍本,以非虛構敘事風格記錄我從故鄉恩施出發,在北京和廣東的打拼,將個體單元的體驗和視角融入時代的洪流,在巴蜀文化和香山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反思,挖掘梳理藏在血液中的鄉村文脈和哲學,為移民文化和城市化進程提供真實的心靈體驗。
本書稿是前媒體人、《綠茶書情》主編、閱讀推廣人綠茶的隨筆作品結集,延續其上一部《在書中小站片刻》的風格,全書仍將話題聚焦于書籍與出版,立意仍旨在閱讀推廣。對作者而言,閱讀既是工作,也是生活,近乎渾然一體。這部書稿正是這種“與書共生”的獨特記錄。
文化隨筆,本書是繼《生命沉思錄1》后再創作的一本隨筆。本書將重點放在人體的解讀上,以人體為切入點,圍繞人體的結構、生理功能、身與心的復雜聯系等方面進行深刻的思考,對人身體內部蘊藏的奧秘,以及人精神層面的內涵和意義進行了解讀。作者由身及心,由物質及精神,提出以一種沉思的、文學的方式來詮釋和理解我們的生命,對現代人的健康與生活管理提出精辟觀點。
本書以“認識一座城”為主題,精選現當代多位文學大家的經典散文并配以閱讀札記,集結成冊。本書所選文章皆與城市有關,有大家們對一座城市的深刻感情、總體印象,還有對湖光山色的描寫。通過這些文章,不僅讓讀者認識了這些城市的自然風光、人文底蘊,也了解到城市與人之間深沉的羈絆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