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明確了我國主要農田土壤類型氮素轉化特征和保持機理,闡明了主要作物高效利用氮素潛力及其生物學機制,揭示了典型農田肥料氮損失規律及影響機制,提出了作物氮素需求與土壤、肥料供氮時空匹配規律的原理和方法,構建了氮肥綠色增產增效綜合調控途徑與區域調控模式。
本書闡述了我國化肥農藥施用情況及減施技術研究進展,對我國化肥農藥施用基線及環境效應關系進行系統分析,提出我國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環境效應監測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提出長江中下游水稻、茶園、設施蔬菜和蘋果等環境友好型減施增效的典型技術模式,并對環境效應監測和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本書為化肥和農藥減施增效理論與實踐叢書,構建了適用于我國化肥和農藥減施的環境效應監測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
《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應用與評估研究》一書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應用與評估研究”項目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全面反映了項目6個課題4年的研究成果。本書分為十個章節,主要內容有: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應用與評估研究背景、國內外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發展現狀、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推廣模式研究與應用、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培訓模式研究與應用、化肥減施增效技術信息化服務系統建設與應用、農藥減施增效技術信息化服務系統建設與應用、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管理政策創設研究、化肥減施增效技術效果監測與
本教材主要圍繞測土改土合理施肥這一內容主線,運用工學結合的理念,較系統的介紹了科學測定土壤和合理施用肥料的知識和技能。本教材從農業生產實際出發,以典型生產任務為載體,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為依據,精心設計教學項目和學習任務,按照篇─項目─任務模式進行編寫。全書共分兩大篇,由15個項目(或基礎)、54個任務組成。第一篇為測土與施肥基礎認知篇,第二篇為測土與施肥職業崗位能力訓練篇;同時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二維碼鏈接形式輔以圖片、富文本、視頻、動畫等立體教學資源;并注意選用企業典型案例,還注意與1
《配方施肥技術》依據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于2011年印發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為基礎,系統地闡述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理論依據、植物營養特性、施肥方法、田間試驗布置、肥料配方設計、土壤樣品的采集制備與分析、數據調查與分析及主要農作物的配方施肥技術等內容。 《配方施肥技術》可作為作物生產技術、植物保護與檢疫技術和園藝技術等相關高等職業學校學生使用,也可用于農民培訓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參考。
本書系統總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肥料養分持續高效利用機理與途徑(2013—2017年)”的研究成果。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6YFD0200100)、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資金支持。主要內容包括氮肥損失阻控與高效利用機理,磷肥增效的化學/生物學調控機理,畜禽有機肥氮磷生物轉化與促效機制,秸稈還田碳氮互作提高化肥利用率機制,農田養分協同優化原理與方法,肥料養分持續高效利用途徑及模式等6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