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內容由實驗和實習兩部分組成,實驗部分包括10個內容,涵蓋了5個基礎性實驗(土壤、種子處理、牧草生長分析等)、3個設計性實驗(田間試驗及混播牧草組合等)和2個應用性實驗(草田輪作及青飼輪供方案制定);實習部分包括20個內容,涵蓋了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等栽培作業的全部過程,以及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牧草及飼料作物形態識別和生長發育觀測等田間實習內容。本教材內容設置既考慮了知識體系的完備性,也注重課程內容的合理性和創新性,思政特色明顯,通過實驗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思維意識
《牧草種子學》重點介紹牧草種子的形態解剖特點、化學組成、形成發育、休眠、萌發和活力等基礎理論,以及種子質量檢驗、種子生產管理、種子審定、種子收獲加工、種子貯藏、種子經營管理等實踐技術內容。本書包括緒論、牧草種子的形態與解剖特征、牧草種子的化學成分和組成、牧草種子的形成發育、牧草種子的休眠、牧草種子的萌發、牧草種子檢驗、牧草種子活力、牧草種子生產、牧草種子審定、牧草種子的貯藏、牧草種子的經營與管理共12部分內容。本書后附錄是部分植物中文、拉丁文名稱對照。
種養結合,發展適度規模養殖被證明是山地丘陵區解決飼草供給,提高草食動物養殖效益的好路子。本書以飼草生產與飼用技術為主題,在介紹飼草生產及草食動物養殖現狀的基礎上,按照南方各省適種的優良飼草品種及其生產技術、飼草加工與貯藏技術、飼草利用技術的線索進行編寫。全書共介紹飼草三十余種,并介紹了飼草在養牛、養羊、養鵝、養豬中的飼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