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四部分:馬克思、恩格斯和第一個國際無產階級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第二國際。本書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講述早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學術專著,不僅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早期歷史進行了詳細梳理,同時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運動做出的巨大貢獻,為當今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本書將海爾曼·艾韋貝克、羅蘭特·丹尼爾斯、約瑟夫·魏德邁等人寫給馬克思的書信選編成冊,共計191篇,時間跨度從1844年至1873年,長達29年之久。 書中大部分為馬克思青年時期在共產主義同盟中的朋友、戰友、同事寫給他的書信。這些信件既是研究共產主義同盟歷史的寶貴資料,同時也是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文獻。
“美國有沒有社會主義”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長期關注、研究和爭論的重大理論問題。美國“有”或“沒有”社會主義都有各自的研究范式和豐富的理論支撐。但迄今為止,少有研究成果結合具體的美國左翼組織作為案例進行相關研究。而本書以美國國際社會主義組織為例,深入探討“美國有沒有社會主義”這一理論問題,試圖在拓展美國社會主義研究視域方面作出努力。 本書首先分析了美國國際社會主義組織的整個發展歷程。該組織之所以能夠進入研究視野,是因為它的總體實力在2009年超過美國共產黨和美國社會黨,成為“美國最大的社會主義組織”
“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與“國際共產主義者研討會”是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進行多邊交流、加強國際團結的兩大平臺,基本涵蓋了當今世界大部分共產黨和工人黨。兩者對于促進各黨相互支持、借鑒經驗教訓、協調立場和采取聯合行動進而促進各黨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判斷當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國際團結趨勢的“風向標”。兩者都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在權利平等、尊重差異、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等基礎上開展活動,以反對帝國主義,爭取和平、民主、進步和社會主義為目標。加入兩大平臺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對資本主義的
“國際共運黃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主持編寫。本報告系該叢書之第四冊,共包括五個部分:“總報告”“熱點聚焦篇”“改革發展篇”“思潮運動篇”“資料篇”。“總報告”對2021~2022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形勢作出分析與預測,指出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取得的輝煌成就與多國共產黨走過的艱辛歷程和面臨的現實挑戰相映襯,與蘇聯東歐、西亞北非等地形態各異的社會主義運動相呼應。展望新的一年,中國共產黨將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各國共產黨將在國內政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