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 ChatGPT 為代表的GPT大模型展現了強大的內容理解和生成能力,引起了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也為通信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書以GPT發展歷程為基礎,介紹了 GPT 賦能通信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GPT+通信”融合發展的未來趨勢及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GPT大模型的相關知識,并將其應用于通信行業。本書適合信息通信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電子、計算機、自動化、網絡空間安全等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從事基于多模激光器的密鑰分發研究的成果。本書介紹了基于經典物理層密鑰分發的研究意義以及基于激光同步密鑰分發的現存問題,提出了利用超輻射發光二極管驅動多模半導體激光器同步的方案,并對激光器內部參數以及參數失配對同步性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模激光器模式隨機鍵控以及驅動信號中心波長隨機鍵控的密鑰分發方案,最終利用模式隨機鍵控實驗實現了傳輸距離160km、傳輸速率0.75Gbit/s的密鑰分發,利用驅動信號中心波長隨機鍵控實現了多路隨機密鑰的并行產生,實現了速率的進一步
本書主要研究航空網絡空間安全的相關理論、方法與技術。書中分析了航空網絡的結構及組成,揭示了航空網絡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了其面臨的安全威脅,設計了航空網絡核心關鍵系統的安全防護架構,并針對航空網絡各個資源子系統的特點,研究了它們的安全防護核心方法和關鍵技術。其中主要包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抵御欺騙攻擊的方法、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抗假冒信號的方法、飛機通信尋址和報告系統安全防護技術和廣域信息管理的信息安全保障方法。
圖像處理理論近年來發展迅速,從稀疏表示理論到基于張量表示和深度學習的圖像處理方法不斷涌現,并且這些全新的圖像處理方法已經應用在手機、視頻監控、遙感數據處理中心等平臺上。本書以彩色圖像、多/高光譜遙感數據、視頻數據、偏振時序圖像數據為研究對象,總結以張量表示方法和深度學習方法為核心的圖像處理理論的昀新進展,并從工程應用的角度介紹如何利用張量表示方法和深度學習方法解決多/高光譜遙感數據、視頻數據、偏振時序圖像數據的處理問題。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語音識別在大模型時代的新技術與新應用。全書共16章,原理部分涵蓋聲學特征、隱馬爾可夫模型(HMM)、高斯混合模型(GMM)、深度神經網絡(DNN)、語言模型和加權有限狀態轉換器(WFST)、語音大模型,重點描述了GMM-HMM、DNN-HMM和端到端(E2E)三種語音識別框架;應用部分包含Kaldi、WeNet、FunASR和sherpa-onnx等工業應用實踐介紹,內容主要來自工程經驗,極具實用性。
在網絡安全領域,網絡協議的安全性至關重要。隨著網絡環境日益復雜,漏洞的發現與防范成為關鍵。《攻擊網絡協議:協議漏洞的發現 利用 保護》從攻擊者視角出發,全面且深入地剖析網絡協議安全,旨在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攻擊網絡協議:協議漏洞的發現 利用 保護》分為10章,先梳理了網絡基礎以及協議流量捕獲相關的知識,為后續深入學習筑牢根基,隨后深入探討靜態/動態協議分析、常見協議的結構、加密和協議安全等知識,最后著重講解尋找和利用漏洞的方法,還對常見的漏洞分類、
本書共8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為信號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第3章為基于新型散布熵的特征提取方法,第4章為基于新型斜率熵的特征提取方法,第5章為基于新型Lempel-Ziv復雜度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為基于新型分形維數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為基于多尺度處理的新型非線性動力學特征提取方法,第8章為基于新型非線性動力學特征與模態分解的信號特征提取方法。
本書共分為十五章,介紹了數字信號處理基礎、信號與函數、信號與傅里葉級數、信號與頻譜、傅里葉級數與傅里葉變換、信號的卷積、信號的采樣、信號的調制與解調、信號的上下變頻、信號的抽取與插值、離散傅里葉變換、快速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與z變換、數字濾波器、數字信號處理的實現。
"《深入理解DSP:基于TMS320F28379D的開發與實踐》介紹德州儀器(TI)公司**推出的TMS320F2837xD系列DSP的開發和應用,以TMS320F28379D為代表詳細介紹其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應用配置以及開發實例等內容。《深入理解DSP:基于TMS320F28379D的開發與實踐》共分為15章,首先簡要介紹F28379D C28x+FPU的架構特點,然后基于CCS 10.3軟件環境,講解其基本使用方法、軟硬件開發環境及基本開發流程。在詳細介紹F28379D的硬件結構后,針對其
本書首先論述數據鏈的關鍵技術及其基本理論;然后分析三類典型數據鏈系統(戰術數據鏈系統、協同數據鏈系統和寬帶數據鏈系統)的技術及其作戰應用;最后介紹數據鏈的網絡化演進(航空網絡)和作戰應用的集群發展(航空集群),以及代表性技術(移動自組織網、航空自組網、軟件定義網絡和LDP通信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