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第137輯》圍繞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挑戰選題,尤其是歐央行前行長德拉吉對歐盟經濟競爭力的分析,其中不乏能夠為我們借鑒的洞見,因為很多問題是共通的。美國金融學會主席馬庫斯·布倫納梅爾關于宏觀經濟學與韌性的分析,尤其是對韌性的測度,對政策制定有啟示意義。此外,制度經濟學家格雷夫等人對英國經濟的分析、法和經濟學欄目中對信托型和法人型公司的分析,也為讀者理解相關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
大模型的持續迭代不僅激發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深刻變革,也加速了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如何持續創新并引領全球發展?對于這個問題,已成立26 年的微軟亞洲研究院有著深刻的見解。作為全球技術創新的典范,微軟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不斷創造具有突破性、對全球社會有積極影響的技術成果,樹立了推動全球科技進步的標桿。微軟亞洲研究院以其獨特的企業研究院模式,吸引了一批世界級的科研人才。這些研究人員不懈地在科學高峰上探索,實現了多項從零到一的突破,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微軟亞洲研
知識之城可以說是20世紀美國創造的最成功的概念之一,是科學創新的原動力,是高科技產業的聚集地,也是科學工作者及其家人的樂園。那么,把一個地方變成知識之城的神奇公式是什么?一個城市或地區如何才能成為下一個硅谷?本書探討了20世紀后期高科技發展在經濟上的重要性,以及關于人才、工作、資本和機構的神奇公式為何如此難以復制,擴大了我們對戰后城市歷史的認識,對規劃未來的高科技經濟至關重要。本書既有深入的實證研究,也有創造性的解讀,是有志于建設下一個硅谷的人的經典之作。
本書具體內容包括緒論、建筑業與建筑市場、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要素與資金的時間價值、建設項目技術經濟分析、價值工程、建設項目經濟評價、經營預測與決策技術、設備更新的工程經濟分析、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與投資估算、建設項目設計和施工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建設項目施工和竣工階段的技術經濟分析、建設項目后評價、計算機技術在工程經濟中的應用等。本書系統介紹了工程經濟學與建筑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用案例說明知識點的應用,注重工程經濟與管理知識及其分析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比較.第135輯》開篇選取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會對2004年三位獲獎者達龍·阿西莫格魯、西蒙·約翰遜和詹姆斯·羅賓遜學術研究的綜述,不僅介紹了他們的開創性研究,還介紹了后續對制度經濟學的研究,信息量非常大。圍繞制度影響經濟繁榮這一主題選取的其他稿子,比如碳稅制度(碳價格)對碳排放的影響,土地制度對土地開發的影響,養老金制度對養老體系可持續的影響等,均從不同的側面印證了制度的重要影響。
《福利經濟學》以杰里米·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為思想基礎,全書共分為四編,旨在解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定義什么是經濟福利,二是探討影響經濟福利的重要因素。每一編都圍繞這兩個核心問題展開深入分析。
第一編:福利與經濟福利。在這一部分,庇古對經濟福利進行了清晰的定義,并設定了研究的框架。他明確界定了經濟福利的概念及其范圍,為后續討論奠定了理論基礎。通過這一編,讀者能夠理解經濟福利不僅僅是個人財富的增加,還包括社會整體福祉的提升。
第二編:國民所得的大小及資源
《區域與城市經濟學》(第2 版)在2021 年初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此次修訂最大的變化是刪除了初版中的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中高級部分, 刪除的這部分內容經增補后作為《高級區域與城市經濟學》(ISBN978-7-5642-4554-2)另行出版。此次修訂還包括: 修正了初版中的錯誤, 補 充了最新的數據, 更新了思考與練習題, 增加了第十一章“地理的力量”。 整本書理論闡述更清晰, 中國實踐更具體。本書將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系統闡述當代區域與城市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框架與核心內容,展現區域
本書收錄了加里·S.貝克爾長期學術研究生涯的關鍵成果。本書將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生物學等領域中關于家庭的問題串聯起來,從單個人的居民戶分析開始,不僅研究了家庭內的勞動分工和一夫多妻制現象,而且還探討了生育需求、教育和動物群體的家庭等問題。本書試圖用一種統一的理論來解釋形形色色的婚姻、家庭以及擇偶現象,通過本書對家庭的分析,不僅可以窺見人類歷史的許多方面,而且可以指導人們未來的行為。
本書基于國家社科面上基金項目成果,從自然資源核算出發,通過自然資源核算理論和實踐、自然資源與地區經濟增長關系研究、自然資源管理創新案例分析及創新政策仿真分析的綜合研究,從自然資源核算、自然資源價格、自然資源稅收和自然資源調控四個方面構建我國自然資源管理創新體系并提出對策建議。本書共10章。第一部分(第1章)介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思路及創新點。第二部分(第2章)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域下的自然資源管理,深入剖析我國供側結構性改革對自然資源管理新要求。第三部分(第3-6章)是自然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國家從不同層面對科學技術的現狀和未來高度重視。越來越多、越前沿的科技名詞出現在領導講話和政策文件中,正確理解相關科技名詞的內涵,對于吃透講話、文件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本書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等相關講話中的科技熱詞為基礎,精選讀者常聽常見的科學詞匯,從學科內涵、研究領域、研究熱點、具體案例等角度進行圖文解析,力求科學精準,從而有助于讀者從科學角度理解講話精神以及我國的科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