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明弘治十四年涂禎刻本。是西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所錄“論文”的結集,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是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領域情況的珍貴資料。
本書以美國重商主義形態演變為線索進行考察,揭示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想、歷史和戰略根源。通過本書研究將展現: 其一,美國重商主義的傳統形態主要來自本土政治家針對崛起之前的經濟問題而提出的應對策略,美國借助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形成了內需驅動型工業化道路,這種國家記憶對美國后輩政治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其二,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國重商主義呈現出新形態:非關稅壁壘成為管制進口和保護產業的主要手段,出口管制避免了技術溢出,但引致了貿易逆差。 其三,美國重商主義新形
這是一本關于經濟學思想史的圖書,作者為著名經濟學者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主流宏觀經濟學認為,貨幣只是中介,只會影響價格,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就是問題所在。所以經濟問題最好留給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但是,大蕭條、大衰退等均表明,放任自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雖然每次嚴重的經濟危機之后,都會利用凱恩斯主義的措施來應對衰退,但是奇怪的是,每次從危機復蘇之后,正統經濟學會再次拋棄凱恩斯主義。作者認為,這是因為人們誤讀了凱恩斯主義及其提出的應對措施。作者通過回顧自亞當·斯密以來的經濟學思想
對契約不完全性的研究產生了威廉姆森和哈特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盡管他們都認同契約的不完全性,但是他們對如何應對契約不完全性的處理方式不同。本書收錄了哈特的新產權理論的主要觀點和最新理論進展及應用,也收錄了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理論發展和應用,并收錄了兩種理論的融合進展,為經濟學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即從契約的角度來研究經濟問題。相對于傳統的從個人選擇視角的新古典經濟理論,契約視角提供了更廣泛的應用和解釋能力。
孫冶方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是我國經濟學界對自然經濟論的最早批判者,也是改革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最早倡導者,在創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體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探索。孫冶方在經濟理論上最突出的貢獻是提出了以價值規律為核心的經濟理論體系,同時,從市場經濟的角度提出了系統的經濟改革思想。《新時代孫冶方經濟理論研究》一書,兼收并蓄百家之言,在全面闡述孫冶方經濟理論及其貢獻的同時,深入挖掘孫冶方經濟思想的現實意義。孫冶方經濟理論的時代開創性與獨創性不僅體現在探索如何構建中國特色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共分為五篇,第一篇是經典篇,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的經濟思想進行了總結和提煉;第二篇是中國篇,主要從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發展創新的角度,闡述近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發展史、新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發展史,以及中國學者關于中國當代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研究;第三篇是蘇聯俄羅斯篇,主要闡述十月革命前后俄國、蘇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經濟思想,以及當代俄羅斯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第四篇是歐美篇,主要闡述歐美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
習近平經濟思想為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書稿收錄了《經濟日報》發表的50多篇重要理論文章,從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部署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等十三個方面,對習近平經濟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凱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是同一歷史時期的三位著名學者,他們不僅在20世紀上半葉他們生活的時代攪動風云,而且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書以他們三人為主角,以他們的身份形成為線索,探討了他們的經濟思想如何形成,他們針對戰爭、經濟危機和社會變革開出了怎樣的藥方,以及他們的經濟思想如何影響了當時和后來的社會。通過本書,我們還能看到丘吉爾、羅斯福、撒切爾夫人等政治領袖如何對經濟思想做出反應,以及不同的經濟學家圈子如何影響政治。 本書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下經濟爭論的核心議題,幫助我們洞察當前混亂
本書以生態學視角和全球史觀對19世紀以來的歐洲崛起進行了再闡釋,通過作者新穎的比較研究,為我們理解世界經濟史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依靠可靠的史實與詳實的數據,將中國與歐洲放到同一標準上,對其人均壽命、市場限制、營養攝入、土地利用、勞動力流動性等方面的異同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在研究思路上,作者強調的是全球史觀和比較研究,并且突破了傳統比較研究中將整個國家作為比較對象的研究范式,取而代之的是不同文明體系之中發達的“核心地區”和欠發達的“外圍地區”之間的對應比較、各地區基于不同方面多維比較、不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百年,是中國經濟從“大分流”之后的落后回到現代經濟增長路徑進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一百年;也是中華民族走出歷史低谷,不斷前進的一百年;更是中華文明彰顯活力和韌性,對世界不斷做出貢獻的一百年。為更好地學習“四史”,更好地闡釋黨的百年經濟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舉辦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與實踐系列講座”,在此,我們將講座部分文稿結集成書,以饗讀者。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供黨史、經濟思想等相關專業的讀者閱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