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史(第三版)》由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卡爾·B。博耶和哈佛大學數學與科學史博士尤塔·C。梅爾茨巴赫所著,博耶和梅爾茨巴赫按照時間、空間和學科演化三個維度,把數學幾千年的發展濃縮為這本引人入勝的編年史。本書涵蓋了數學發展的整個歷程,可以對數學獲得一個完整的認知。從希臘人到哥德爾,數學一直輝煌燦爛,名人輩出,觀念的潮漲潮落到處清晰可見。而且,盡管追蹤的是歐洲數學的發展,但作者并沒有忽視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貢獻。毫無疑問,這本書是一部經典的關于數學及創造這門學科的數學家們的單
本書稿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20世紀國外學者研究中國宋元數理科學的歷史考察和文獻整理》的階段研究成果。書稿首次比較系統地梳理了20世紀美國學者研究中國宋元數理科學的歷史,尤其是總結揭示了其已取得的成就和不足。美國學者研究中國宋元數理科學的歷史始自20世紀20年代,以科學史學科的奠基者薩頓為代表。隨后,在錢德明、宋君榮、三上義夫等人的影響下,出現了以史密斯、霍金、卡普拉、弗蘭克·斯懷茲、D.J.斯特羅伊克、維克多·J.卡茨、席文等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弘揚中國宋元數理科學的著名科學史
本書收錄了十位20世紀后半葉的數學家, 他們每個人都在數學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美國成為數學研究中心的時代里, 他們是更加多元化的國際數學大家庭的成員, 構成了這個大家庭的橫截面。在這個時期內, 很多長期以來開放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得到了大發展, 新數學思想的引入使得主要技術進步成為可能。
本書是一本簡單的書, 也是一本復雜的書; 是一本遙遠的書, 也是一本親近的書。在書中, 作者為大家介紹了十位來自不同地區的數學先驅的生平事跡和他們的偉大成就。也許其中介紹的一些數學問題你并不了解, 也許里面的一些專業術語你并不熟悉, 但是這并不會妨礙你對他們偉大人格的理解, 也不妨礙你從他們身上了解到一些投身科學的精神。
本書記敘的十位不平凡的人物, 有著不同的國籍, 各異的人生經歷, 迥然的性格特質, 但他們都是20世紀上半葉的數學先鋒。以希爾伯特的23道數學難題開始, 他們首先聚焦于剛剛創立的集合論, 進而擴展到整個數學領域的重新審視, 他們中的大部分參與并成就了哥廷根的輝煌。
本書介紹了一系列數學家以及他們在數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改變了人類社會科學發展的進程, 對科學進步與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本書是一本面向中學生的數學史普及讀物, 它以公元14-19世紀十位偉大數學家的生平事跡及其數學貢獻為主線, 貫穿以當時數學研究和生活時代的背景狀況, 為我們勾勒出這一時期數學發展的概貌。
本書介紹了一系列數學家以及他們在數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這些成就改變了人類社會科學發展的進程, 對科學進步與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19世紀是數學發展承前啟后的時期, 這一時期的數學家完善已知數學領域, 使之嚴密化; 提出眾多革命性的思想和概念, 為繼任者們開辟大量新“戰場”。本書中描述的十位近代數學奠基者, 用他們的生平和探索向讀者展示那個繽紛的時代和那些閃亮整個數學科學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