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包括: 緒論,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致密星的形成與表現,奇異物質和奇異星,并結合未來FAST等大科學工程的觀測,探討有關證明或排除奇異星存在的可能性。本書從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出發,旨在簡要介紹各種奇異物質提出的基本背景,在此基礎之上探討奇異星等致密星的結構和性質,最終討論如何利用各種天文觀測來尋找奇異星存在的證據。 本書相關內容屬于粒子天體物理范疇,主要面向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的研究人員,以期提供必要的入門簡介。
本書從基本物理原理和數學描述出發,全面介紹了慣性約束核聚變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數值計算方法。全書共分五章,包括聚變反應和慣性約束聚變物理、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與能量吸收、輻射流體力學方程組及其數值模擬、輻射輸運和輻射磁流體力學方程組、運動介質中的中子輸運和核素燃耗計算等方面的內容。涵蓋了慣性約束核聚變數值模擬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學術水準。知識覆蓋面廣,結構體系完整,前后知識連貫,敘述清晰明了,可讀性強。
本書共十一章,內容包括:裂變理論的發展、重離子碰撞運動學、重離子球形核光學模型、裂變碎片累計產額,衰變熱和最終質量分布、裂變緩發中子簡化模型等。
這本科普書是由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在20世紀60年代的演講稿整理而成。在本書中,楊振寧以平實的語言向讀者介紹了物理學研究的最本質問題:組成宇宙的“磚塊”——基本粒子——是什么,以及它們之間如何發生相互作用。本書按照歷史發展次序,敘述了20世紀以來在基本粒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要發現與不為人知的詳細過程,并著重介紹了宇稱守恒問題。
《量子色動力學物質中的重味夸克》旨在研究量子色動力學物質中的夸克物質。包括研究非相對論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和膠子傳播子的重求和理論,并由此引入了重味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勢模型。利用重味夸克之間的單膠子交換模型,可以修正由格點場論得到的夸克-反夸克之間的康奈爾勢,計算重味四夸克態內部的雙介子分子態間的勢能,結果顯示其在距離較遠時為排斥勢,當距離減少到一定值時為吸引勢,可以形成束縛態。在考慮夸克物質的密度后,得到了在任意溫度和化學勢時的膠子自能;在考慮存在均勻常數外磁場后,逐階驗證了弱場展開的沃德恒等式,
中子散射技術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和動態的重要手段。本書從基本物理原理出發,系統闡述了中子散射的相關理論。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詳解了中子散射方法在諸多體系中的應用,包括固體、液體、軟物質、高分子、界面與薄膜,以及磁性材料。同時還介紹相關譜儀的原理,如衍射譜儀、小角散射譜儀、三軸譜儀、飛行時間譜儀、自旋回波譜儀、反射譜儀等。通過本書,讀者可較為全面地理解中子散射的理論和應用,并快速進入相關科研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