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讀經典,做臨床系列”叢書之一,中醫經典是中醫之本,熟讀經典、勤于臨床是中醫臨床人才打牢基礎、提高能力之必需。本叢書根據中醫古籍品種分類,精選古籍原文,并加以導讀,幫助讀者掌握中醫最基本和核心的理論與方法,提高學習、領會、研究經典的水準,學會將古人的經驗精華應用于現代臨床實踐。本書精選中醫骨傷科內容,附加經典導讀部分,使得讀者對中醫骨傷科古籍有針對性地學習,對臨床有指導意義。本書適合中醫臨床從業人員參考閱讀。
本書將中醫筋骨理論特色“手摸心會”觸診與現代康復肌骨評估相結合,革新非手術療法“筋骨評估”方法。本書核心內容包括觸診評估、肌肉功能評估、姿勢體位評估、疼痛評估、影像學評估等,對頸椎及其相關肌肉、結締組織、神經和脈管系統等組織形態和功能評估等,建立包含觸診評估、姿勢評估、肌肉功能評估、疼痛評估、影像評估等為核心的頸部“筋骨評估”體系,形成頸部肌肉骨骼系統疾病“診斷—評估—治療—再評估”非手術療法臨床診療新模式。
“劉氏骨傷”療法傳承至今已有百年,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類保護項目。本書由“劉氏骨傷”第四代傳承人蔡建平、張賢主任醫師主編。全書共3章,主要包括劉氏骨傷百年發展歷程、劉氏骨傷學術內涵及特點、劉氏骨傷臨床治療等內容。
全書共分為醫家小傳、術業精粹、醫學講義、醫案采菁、驗方擷英、用藥一得、診余醫話、薪火相傳、年譜大事九大部分,結合多幅珍貴圖片,既立體地展現了何竹林多彩的從業經歷,又翔實地記錄了其業醫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精要易覽、實用性強。在提高中醫同道的診療技術,啟迪其進步學思,提升醫德修養諸方面,皆有極強的參照意義和指導作用。
本書分為基礎篇、臨床篇和附錄三部分。基礎篇介紹了頸肩腰腿痛疾病的相關理論知識;臨床篇介紹了常見頸肩腰腿痛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認識、診治、預防調護等內容;附錄包括臨床常用檢查參考值、開設頸肩腰腿痛專病專科應注意的問題。
本書重點講述了骨科常見病的診治,內容包括骨科學基礎知識、骨科常見病、中醫骨傷等,涵蓋疾病的生理、病理、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方法、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方法、治療方法等內容。本書涵蓋面廣,且編者在編撰內容時,認為患者采用中西醫互補的方式,以技術為基礎、功能為目標,更能使患者獲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復,減少并防治并發癥。本書可作為基層醫院醫師的常備用書,且對大中型醫院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培養臨床思維,提高處理骨科疾病的能力也有幫助。
本書較為全面地闡述了骨傷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相關檢查、診斷原則和治療方法等內容。本書重點介紹了現代骨科疾病的診斷思路及治療方法;本書對骨傷疾病的認識和診療是從整體出發,既包括治療骨傷相關疾病的目的,也包括治療骨傷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時保持了中醫傳統骨傷科的特色和優勢。
本書全面收集、整理國家級名老中醫崔述生臨床正骨推拿經驗,包括崔述生學術淵源、學術思想體系、手法理論體系、經驗特色手法,以及傷科疾病、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兒科疾病的推拿手法診療等方面,還附有練功十八法、床上八段錦、放松功以及傷科常用方藥等內容的介紹。本書可供推拿醫師及從業者,各級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者、醫學生參閱。
本書首先介紹了中醫骨傷科概述,骨傷病的分類和病因、病機、臨床診查、治療方法等,然后介紹了骨折、脫位和筋傷等中醫臨床骨科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癥狀、體征、檢查及中醫治療等。
《南詹正骨傳承與創新》內容翔實,講述了南詹正骨的淵源、精髓、手法整復、專長絕技與用藥法,還收錄了南詹正骨代表性學術論文、科普創作等。鄧芳文院長將他多年的學術經驗進行了總結。多年來,他勤耕杏林,積極帶教,桃李滿門,堅持中西醫并重,守正創新。他醫院管理經驗豐富,工作作風扎實,專業技術精湛,培養了大批中醫正骨人才,為祖國醫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