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從2016年至今的詩作300篇和一些雜文隨感。內容主要為創業感悟、人生的思考、商旅感懷及日常生活隨感。大部分為舊體詩,部分為新體詩。內容積極向上,體現科技創業者的拼博與不易。作品為日常片斷時間積累的點滴感悟,即興所得。基本按時間軸及主題分類。
《情緒指針》是池上首部長篇科幻小說,科技發展到了超前高度的未來,出現了名為“大災變”的集體自殺事件,勒彌由此創建了基遍國。為避免人類的負面情感讓文明重蹈覆轍,基遍取消了家庭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單位,并通過植入情緒指針保證人類情緒的絕對穩定。勞宇供職于基遍的秘密部門“海葵”,負責清理過去社交媒體上遺留的情緒垃圾,隨著部門
弗朗茜是生長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小女孩,生活與命運像落在水泥地上的種子那樣沒有出路。面對階層桎梏、家庭困厄和學校歧視,弗朗茜仍然持守愛和尊嚴,在工作之余堅持閱讀、自我學習,最終考入大學,她不僅成長為更完善的人,還舒展向更廣闊的天地。 這本半自傳小說記下尋常細密的日常生活,展現在劇變的時代中依然執拗于自我成長的個體。閱讀弗朗
安東尼·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后果》中提到,被重構與再造的空間將會逐步逾越簡單的地方屬性,呈現出新的可能,如是代表著一種現代性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的價值塑造和未來想象變得異常重要,有助于真正突破狹小的地域界限,形成敞開式的文化形態。新南方寫作恰恰是重新融通并提供多元化的鏡像,為“南方”復魅與賦型:邊地充沛的野性及詭譎
本書收入作者2002-2012年間創作的12篇作品,包括令作者名聲大噪的《別再提起》,講述劫匪搶去存放小說初稿的手提電腦的《重寫筆記》,關于煙霾重重的世界里的一輛被遺忘列車的《消失的陸線》,《像男孩一樣黑》的不幸少女,講述精神病患在街頭徘徊的《創世紀》。這些情境,我們都在新聞和日常生活中遇見了,作者揀選了我們熟悉的材料
本書是對法國思想家、批評家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Blanchot,19072003)展開的一次速寫。全書圍繞沉默與死亡兩個概念,結合馬拉美、卡夫卡、里爾克等現代派作家的作品,對布朗肖的文學理論和哲學理論進行深入解讀,并剖析了布朗肖虛構作品的敘述秘密和黑夜詩學的發展歷程,試圖在晦暗的文本之光下,以摸
菲利普·高夫在本書中嘗試向普通讀者傳遞哲學家們在解釋意識問題時遇到的困難,他以清晰、簡潔的論證指出目前主流的心靈哲學研究路徑的局限性,并引入一種能夠避免這些局限性但從常識上來講極為大膽、新穎的意識理論——“泛心論”;這種理論主張意識如同物質,是整個宇宙的本性之一,它存在于不同層次的系統中而不限于我們的腦袋。高夫提醒我們
《收獲》是原創文壇舉足輕重的雜志。其長篇小說專號出版多年來,發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發讀者關注。包括《繁花》《應物兄》等備受贊譽的中國當代重要長篇小說,最初都是在《收獲長篇小說專號》中展露風采。《收獲長篇小說(夏卷)》延續小說專號集結新人新作的傳統,將本年度最令人矚目的原創作品納入囊中,展現文壇風貌,以饗大眾讀者。這一
《舞在敖德薩》是當代著名詩人伊利亞·卡明斯基的第一部詩集。卡明斯基打破文體的界限,讓詩歌與散文跳起雙人舞。詩集一經出版,引起詩壇轟動,亞當·扎加耶夫斯基、羅伯特·品斯基等人倍加贊譽。 詩集同時收錄了卡明斯基評曼德爾施塔姆、茨維塔耶娃、保羅·策蘭的三篇散文,以及一篇
本書收錄18篇葉兆言散文,分為舊式的情感回望與紀念與南京有關欲采蘋花不自由四輯。葉兆言的散文文筆簡潔,風格恬淡,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諧趣,每一篇文章中都飽含著作者對生活的感受,讀后余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