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五章,首先介紹了環境水力學反問題的分類、研究概況及研究進展,然后從參數反問題、源項反問題、初始條件反問題和形狀(幾何)反問題方面系統介紹了各類反問題的提法、求解方法、影響因素與應用案例。
《高等數學教學方法與應用新研究》是高等數學教學方向的書籍,主要研究高等數學教學方法與應用,從高等數學教學概述介紹入手,針對高等數學教育、高等數學的原理、高等數學教學要素進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對高等數學教學設計、數學方法論視角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高等數學多元化教學方法、教育技術視角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做了一定的介紹;還剖析了
《天下月刊》(T’ienHsiaMonthly,1935-1941)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譯介,是中國現代文學第一次成規模地被介紹到西方,是中國現代文學早期英譯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以此為研究對象,完成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史料梳理。(1)爬梳整理作者從境內外圖書館、檔案館中查閱的相關一手材料,解答了現有研究中的一些存疑之處
本書是一本陪讀媽媽八年陪娃的日志精選,記錄了陪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本書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初中篇《我與兒子一起拼中考》和高中篇《兒子,加油向未來!》。文章內容主要從兩個角度呈現:一是“日志紀實”,記錄那個當下真實的情景和真實的感受;二是“反思支招”,記錄媽媽對家庭教育的反思,對孩子成長的理解。陪讀媽媽是會焦慮的,但如何
本書是關于賽金花的文學傳記。清末民初的名妓賽金花是一個富于傳奇色彩而又具有很大爭議的人物。她是如何十幾歲就墮入風塵;如何又嫁與洪鈞成為狀元夫人,陪洪鈞出使歐洲,交接政要;如何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與聯軍統帥結交,力救京城百姓;又如何成為名噪京滬兩地的交際花,被人稱作賽二爺,所有這些,眾說紛紜,成為百年來聚訟不已的公案。而
本書以數字經濟為背景,深入探討了交通運輸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旨在為推動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書中內容涵蓋了數字經濟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綠色低碳發展的理論框架、實證研究成果以及政策與技術創新等方面。通過對全球范圍內的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本書深入剖析數字經濟如何推動交通運輸業實現綠色低碳目標,以
本書揭示了唐宋時期東南區域文化的興起過程及其歷史地位。唐宋是東南區域大發展的時代,三四百年間,福建等東南區域從蠻荒區域發展為文化最發達的區域,這一轉變中,北方移民南下和儒學的南傳起了重要作用。
本書共分5個檢測項目,內容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電位分析法、氣相色譜法和液相色譜法。教材中輔以微課、動畫、文本等內容,通過二維碼呈現,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生態,構建“崗課賽證”一體化的教材實訓體系。
本書共10章。第一篇為Java編程基礎,包括第1章、第2章。第1章主要介紹Java語言的特點、JDK的安裝使用、Java運行機制以及Eclipse開發工具的使用。第2章詳細講解Java語言的基本語法。第二篇為面向對象編程,包括第3章至第7章。第3章、第4章詳細講解Java語言面向對象的知識,這兩章以編程思想為主,初學者
這是一本思想訪談與隨筆集,從2006年尋蹤法國理論的記敘《我的巴黎行》,到2013年的當下對社會與技術的一系列思考,時間跨度正好是21世紀的這二十多年,在內容層面,這部集子綜合呈現了作者在理論與現實之間所進行的探索,它由六個部分構成:身體與愛欲;知識與經驗;社會與技術;法國理論;藝術批評;思想隨筆。這部集子既飽含著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