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長篇小說。20世紀20年代初,膠東民間藝人王順厭倦了江湖生活的漂泊不定,來到余家溝,幻想靠著舅舅的八畝薄地安度余生;余家溝教師余成峰則響應新文化運動,幻想以此來改造農村。然而當地縣府、宗族勢力、地痞流氓、山中土匪、窮苦流民則不斷擾襲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的人生宛如在長夜中行走,苦悶而找不到出路。中國共產黨在當地的
《青年毛澤東》記述了毛澤東1910年(17歲)至1927年(34歲)17年的讀書學習和革命實踐活動。毛澤東從17歲走出故鄉韶山到湖南第一師范求學直到走上井岡山,從農民的兒子到國家領袖,經歷了艱難而坎坷的歷程。本書通過青年時期毛澤東的學習經歷、社會實踐、對社會事件的態度和應對行為,引導當代青年讀者積極向上、勤奮學習,樹立
老舍是20世紀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幻想作品同樣出彩。《貓城記》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長篇小說,描述了我在火星上的貓國經歷的一番奇遇。《寶船》講述了貧家小孩王小二偶得寶船、救助弱者,最后寶船失而復得的神話故事。《青蛙騎手》則是老舍根據藏族民間故事改編,講述了青蛙騎手與藏族頭人三女兒的愛情故事。
老舍是使“京味”成為一種典型文化風格的先驅。本書選擇老舍京味風格濃烈的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我這一輩子》結集。《老張的哲學》描寫了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年代,老北京德勝門外鎮上以老張為首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沉浮、悲歡離合。《趙子曰》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前期在北京“名正大學”就讀的三類大學生的
本書對《關雎》《離騷》《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春江花月夜》《長恨歌》等大眾耳熟能詳的中國詩以及阮籍、陶淵明、兩謝、王維、李白、杜甫等人的代表作品進行了獨辟蹊徑的解讀和感發。本書要作別經院式研究的窠臼,宣告詩學的獨立,這也是新浪漫主義的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