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英語/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以信息流為主線,按照信息的獲取、調理、轉換,信息的處理、控制和顯示,以及對系統的分析等內容編寫的,其體系結構清晰,內容充實,對專業課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全書有9篇課文,并附有所有課文的參考譯文,主要內容包括傳感器、信號調理、模數轉換器、信號處理、控制理論及顯示、測量不確定度等。
第1章引言
1.1為什么我們對測量如此關注?
1.1.1為什么任何東西都需要測量?
1.1.2測試的歷史
1.2基本儀器
1.2.1測量必須有一個參照標準
1.2.2基本原則
1.3實例研究
第2章傳感器:測量的首要環節
2.1傳感器與轉換器
2.2第一步:了解被測量
2.3目前看做黑箱的傳感器
2.4需要考慮的更多問題
2.5定義
2.6溫度應用實例
第3章傳感器與信號調理
3.1傳遞函數
3.1.1零階系統
3.1.2一階系統
3.1.3二階系統
3.2信號調理電子學
3.2.1激勵
3.2.2輸入匹配
3.2.3轉換
3.2.4線性化
3.2.5噪聲
3.2.6保護
3.3關于溫度應用的例子
第4章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
4.1轉換原理
4.1.1信號調理
4.1.2采樣
4.1.3混疊
4.1.4抗混疊濾波器
4.1.5采樣保持
4.1.6幅度量化
4.1.7信噪比
4.1.8其他注意事項
4.2轉換的實現
4.2.1采樣和保持電路
4.2.2量化
4.2.3信噪比
4.3轉換器結構
4.3.1閃存型和流水線型
4.3.2積分型
4.3.3逐次逼近型
4.3.4過采樣型
4.4應用實例:位數與帶寬
第5章測量不確定度
5.1測量的概念
5.2科學和技術問題
5.3不確定度的概念
5.4GUM方法:定義和方法
5.4.1A類不確定度評價
5.4.2B類不確定度評價
5.4.3被測量置信區間評價的近似值
5.4.4標準不確定度的合成
5.5標準的作用、溯源性與兼容性概念
5.6校準
結論
第6章測試儀器中的數據處理
6.1數據處理
6.2數字信號處理的優勢
6.3數據處理的特點——實時、準確
6.4數據處理的類型
6.4.1濾波器
6.4.2有限長單位沖激響應濾波器
6.4.3無限長單位沖激響應濾波器
6.4.4離散傅里葉變換和快速傅里葉變換
6.4.5進一步介紹
6.5處理器類型
6.6數字信號處理器
總結
第7章控制輸出設備——過程自動化執行器和顯示設備
7.1直流電動機
7.2感應電動機
7.3螺線管
7.4步進電動機
7.5微執行器
7.6顯示和記錄設備
7.6.1計算機顯示設備
7.6.2數據記錄儀
結論
第8章控制理論
8.1負反饋簡介
8.2負反饋——一些經典的例子
8.2.1船舷外支架
8.2.2滴漏
8.2.3飛球式調控器
8.3為什么許多從事儀器儀表和測試的人想要了解控制理論?
8.4經典控制理論的歷史簡介
8.5負反饋——第一個數學方法
8.6負反饋、高增益和抑制干擾
8.7天堂陷阱
第9章在極端環境中獲取傾斜/滾動的測量結果
9.1極端環境的影響
9.2選擇零件
9.2.1晶體
9.2.2方向傳感器
9.2.3電池
9.3機械隔離
9.3.1灌封封裝
9.3.2內部隔離與外部隔離
9.4傳感器校準
9.5熱性能
9.6信號處理
9.7達到的精度
9.8總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