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測量原理與應用》采用了一種全新的體系結構,根據電子信息技術研究的基本對象——信號和系統,把電子測量的基本內容劃分為“信號的測量”和“系統的測量”兩大部分。本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包含了電子測量總論、測量誤差理論和信號的測量,講述電子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測量誤差理論;討論了信號的時間與頻率、信號的幅度(電壓、電流和功率)、信號的波形(時域特性)、信號的頻譜(頻域特性)和數字信號等的測量。下冊包含了系統的測量,主要討論了測量系統的基本特性,系統測量用的信號源,元器件特性參數、集成電路、線性系統特性及網絡分析等的測量。
《電子測量原理與應用》根據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原則精選內容,全面闡述了電子測量的基本原理,闡述中力求思路清晰、概念準確、語句流暢、可讀性好,以便于教學和自學。
電子測量技術是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專業的一門通用技術。本書適用面廣,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等專業的教材,以及各工程技術專業學生自學的讀本,也可作為廣大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篇 電子測量總論及測量誤差理論
第1章 電子測量總論
1.1 測量和計量的基本概念
1.1.1 測量
1.1.2 計量
1.2 電子測量概述
1.2.1 電子測量的意義
1.2.2 電子測量的特點
1.2.3 電子測量的定義
1.3 電子測量原理及基本技術
1.3.1 測量的量值比較原理
1.3.2 測量的信息獲取原理
1.4 電子測量的分類
1.4.1 概述 前言
第1篇 電子測量總論及測量誤差理論
第1章 電子測量總論
1.1 測量和計量的基本概念
1.1.1 測量
1.1.2 計量
1.2 電子測量概述
1.2.1 電子測量的意義
1.2.2 電子測量的特點
1.2.3 電子測量的定義
1.3 電子測量原理及基本技術
1.3.1 測量的量值比較原理
1.3.2 測量的信息獲取原理
1.4 電子測量的分類
1.4.1 概述
1.4.2 有源量(信號)測量和無源量(系統)測量
1.4.3 直接測量、間接測量和組合測量
1.4.4 靜態、穩態和動態測量
1.4.5 時域、頻域及時頻域測量
1.4.6 模擬量測量和數字量測量
1.4.7 隨機測量技術
1.5 本書的體系結構及學習要點
1.5.1 本書的體系結構
1.5.2 本書的學習要點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2章 測量誤差、測量數據處理和測量不確定度
2.1 測量誤差
2.1.1 測量誤差概述
2.1.2 系統誤差的分析和處理
2.1.3 隨機誤差的分析與處理
2.1.4 粗大誤差的判斷與處理
2.2 測量數據的處理
2.2.1 有效數字處理
2.2.2 直接測量的誤差及數據處理——等精度測量與不等精度測量的數據處理
2.2.3 間接測量的誤差及數據處理——測量誤差的合成與分配
2.2.4 組合測量的誤差及數據處理——曲線擬合與回歸分析
2.3 測量不確定度
2.3.1 概述
2.3.2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步驟
2.3.3 各分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
2.3.4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
2.3.5 擴展不確定度的評定
2.3.6 自由度
2.3.7 測量結果及其不確定度的表示與報告
2.3.8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實例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2篇 信號的測量
第3章 信號的時間與頻率的測量
3.1 概述
3.1.1 時間、頻率的基本概念
3.1.2 時間和頻率的基準
3.1.3 時頻測量的特點
3.2 頻率測量原理與方法綜述
3.2.1 頻率測量方法分類
3.2.2 間接比較法
3.2.3 直接比較法
3.3 時間(頻率)的數字化測量技術及電子計數器原理
3.3.1 時間和頻率的數字化測量
3.3.2 電子計數器的組成原理
3.3.3 電子計數器的分類及主要技術指標
3.4 通用計數器的測試功能
3.4.1 通用計數器的整機框圖
3.4.2 通用計數器的測試功能
3.5 時間和頻率的測量誤差
3.5.1 測量誤差的來源分析
3.5.2 測量誤差分析
3.6 高分辨力的時間和頻率測量技術
3.6.1 多周期同步法
3.6.2 模擬內插法
3.6.3 時間一電壓變換法
3.6.4 游標法
3.6.5 時延法
3.6.6 平均法
3.7 提高測量頻率上限的方法
3.7.1 變頻法
3.7.2 置換法
3.7.3 預分頻法
3.8 調制域測試技術
3.8.1 調制域分析的特點
3.8.2 調制域測量的基本原理
3.8.3 調制域分析儀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4章 信號幅度的測量
4.1 概述
4.1.1 信號幅度測量的意義和特點
4.1.2 電壓測量的方法和分類
4.2 電壓的模擬式測量
4.2.1 交流電壓的特征參量
4.2.2 交流-直流(AC-DC)轉換原理
4.2.3 模擬式交流電壓表
4.2.4 交流電壓表的響應特性及誤差分析
4.2.5 交流電壓的模擬測量小結
4.3 電壓的數字化測量
4.3.1 DVM的組成及主要性能指標
4.3.2 A-D轉換原理
4.3.3 電流、電壓、阻抗變換技術及數字多用表
4.3.4 數字電壓表的誤差分析及自動校準技術
4.4 電流的測量
4.4.1 概述
4.4.2 直流電流的測量
4.4.3 交流電流的測量
4.5 功率的測量
4.5.1 功率的定義和表征
4.5.2 功率測量技術及儀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5章 信號波形測量
5.1 概述
5.1.1 波形測量
5.1.2 示波器的組成
5.1.3 示波器的分類
5.1.4 示波器的發展
5.2 信號波形的模擬測量原理
5.2.1 陰極射線示波管
5.2.2 陰極射線示波管波形顯示的基本原理
5.3 模擬示波器
5.3.1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構成
5.3.2 主要技術指標
5.3.3 通用示波器的Y通道(垂直系統)
5.3.4 通用示波器的X通道(水平系統)
5.3.5 示波器的多波形顯示
5.4 采樣示波器
5.4.1 采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5.4.2 采樣示波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5.5 數字存儲示波器
5.5.1 數字存儲示波器的組成和原理
5.5.2 波形數字化——采樣與量化
5.5.3 波形存儲
5.5.4 觸發與時基
5.5.5 波形顯示與處理
5.5.6 數字存儲示波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5.6 示波器的基本測量技術
5.6.1 示波器的選用
5.6.2 用示波器測量電壓
5.6.3 用示波器測量時間和頻率
5.6.4 用示波器測量相位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6章 信號頻譜的測量
6.1 概述
6.1.1 信號頻譜分析的意義
6.1.2 信號的時域與頻域
6.1.3 常見信號的頻譜
6.1.4 頻譜儀的分類
6.2 周期信號的頻譜測量
6.2.1 掃頻式頻譜分析原理
6.2.2 外差式頻譜分析儀
6.3 動態瞬變信號的頻譜測量
6.3.1 FFT分析儀原理
6.3.2 全數字中頻的實時頻譜分析
6.3.3 矢量信號分析
6.4 頻譜儀的技術指標
6.4.1 外差式頻譜儀的主要指標
6.4.2 FIT分析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6.4.3 外差式頻譜儀和FFT分析儀的比較
6.4.4 頻譜儀各參數間的聯動關系
6.5 頻譜儀的應用
6.5.1 脈沖信號的測量
6.5.2 相位噪聲的測量
6.5.3 非線性測量
6.5.4 信道功率測量
6.5.5 調制度測量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第7章 數字信號的測量
7.1 概述
7.1.1 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
7.1.2 數字信號的特點
7.2 數字信號測量的基本原理
7.2.1 信號采集
7.2.2 觸發識別
7.2.3 數據存儲
7.2.4 數據顯示
7.3 邏輯分析儀及應用
7.3.1 邏輯分析儀簡介
7.3.2 邏輯分析儀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與練習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