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學生的一門重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也是理工科大學生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及常用接口技術的入門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微型計算機的整機概念,具有利用微型計算機技術進行軟、硬件開發的初步能力。為了更好地引導、幫助讀者學習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為了使《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更加符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編者對本書進行了第3次修訂。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以8086/8088CPU為核心的16位微型計算機基本組成結構、工作原理及典型接口技術。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特別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講解,并努力反映和吸收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最新成果和技術。本書各章節經過仔細編排,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電類專業和非電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供從事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主要介紹以8086、8088CPU為核心的16位微型計算機系統。雖然目前高檔計算機已很普及,但8086CPU作為主流微型計算機的基礎,能夠系統、全面地反映微型計算機的基本原理,用它介紹微型計算機原理仍有典型性。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寫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接口技術以及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方法,建立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整體概念,使學生具有微型計算機軟、硬件開發的初步能力。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注重理論分析與實際技術相結合,既有原理描述,又有實際應用分析,使內容更加符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
全書結構組織合理,內容銜接自然,文字通俗流暢,易于理解和學習。
編者前言
第1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1.1 引言
1.2 微型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3 計算機中的數和編碼
1.4 微型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和8086微處理器
2.1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2.2 8086CPU的結構特點
2.3 8086/8088的引腳功能
2.4 時鐘信號發生器和總線管理芯片
2.5 8086/8088最小模式系統
2.6 8086/8088最大模式系統
2.7 總線占用與釋放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8086的尋址方式和指令系統
3.1 8086尋址方式
3.2 8086指令系統概況
3.3 8086指令系統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8086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1 程序設計語言概論
4.2 匯編語言和匯編程序
4.3 匯編語言數據
4.4 偽指令
4.5 8086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礎
4.6 匯編語言程序的上機過程和DOS功能調用
4.7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實例
4.8 匯編語言高級應用技術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存儲器
5.1 存儲器簡介
5.2 半導體存儲器
5.3 存儲器的組成
5.4 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輸入/輸出系統及中斷技術
6.1 輸入/輸出系統概述
6.2 輸入/輸出接口的編址與尋址
6.3 CPU與外設間數據的傳輸方式
6.4 8086CPU的中斷方式
6.5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及其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可編程接口芯片
7.1 并行通信與可編程接口芯片8255A
7.2 可編程計數器/定時器8253
7.3 串行通信與可編程接口芯片8251A
7.4 DMA控制器8237A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數-模轉換和模-數轉換
8.1 概述
8.2 數-模(D?A)轉換
8.3 模-數(A?D)轉換
8.4 常用模-數和數-模轉換芯片介紹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
9.1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
9.2 X86系列機性能的發展
9.3 微型計算機系統構成
9.4 總線
9.5 應用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附錄A 8086/8088指令編碼格式
附錄B 常用指令對標志寄存器標志位的
影響表
附錄C MS-DOS的功能調用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