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養”改革創新型規劃教材:機械原理》為適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適應CDIO教學而編寫。由項目驅動教學,根據驅動項目實施過程采取“總-分-總”的思路進行章節安排,即先介紹機構基本知識、常用機構、機械運動方案設計及實例分析,再介紹機構結構分析機構運動分析、機構力學分析、桿機構設計、凸輪機構設計、齒輪機構設計、輪系傳動分析與設計、機械效率與平衡及速度波動調節等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介紹了基于再生運動鏈的桿機構設計方法、基于TRIZ理論的機構創新設計方法及機構優化方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卓越工程能力培養”改革創新型規劃教材:機械原理》盡量選用有工程應用背景的例題、強化訓練題和習題,使讀者能夠融入機構的工程應用環境。知識點與實例及練習交替出現,學習知識點后馬上練習,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并且例題和習題量大,使學生在大量練習中對知識點融會貫通。此外,本書兼容了經典知識點和現代新型機構知識,注重知識的更新與計算機技術和機構技術發展趨勢,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實用。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機器與機構
1.2 課程目標與任務
1.3 本課程驅動項目與導入項目參考
1.4 本課程課堂教學組織順序建議
第2章 機構組成、類型、應用及進展
2.1 機構的基本組成
2.2 機構運動簡圖
2.3 機構類型及其應用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機械運動方案設計及實例分析
3.1 機械運動方案設計過程
3.2 機械產品的需求分析
3.3 機械總功能分析與功能分解
3.4 執行機構的運動協調設計
3.5 機械系統運動方案選型設計
3.6 機械運動方案設計實例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機構的結構分析
4.1 機構的自由度分析
4.2 機構自由度分析中的關鍵問題
4.3 機構的組成原理
4.4 平面機構中高副用低副代替的方法
4.5 機構結構分類及結構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機構運動學分析
5.1 機構運動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5.2 基于速度瞬心法的機構速度分析
5.3 基于矢量方程圖解法的平面機構運動分析
5.4 基于解析法的平面機構運動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機構力學分析
6.1 機構力學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6.2 構件上的作用力分析
6.3 構件的慣性力和慣性力偶分析
6.4 運動副中的摩擦力分析
6.5 忽略摩擦時的機構受力分析
6.6 考慮摩擦時的機構受力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機械系統動力學
7.1 機械的效率與自鎖
7.2 機械平衡
7.3 機械系統動力學分析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
8.1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知識
8.2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凸輪機構設計
9.1 凸輪機構的基本知識
9.2 從動件的運動規律
9.3 凸輪輪廓曲線的設計
9.4 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設計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 齒輪機構及其設計
10.1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及漸開線齒形
10.2 漸開線圓柱齒輪各部分名稱和尺寸
10.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機構的嚙合傳動
10.4 其他齒輪機構的嚙合特點
思考題
習題
第11章 輪系傳動分析與設計
11.1 各類輪系簡介
11.2 各類輪系傳動比分析
11.3 行星輪系的設計
思考題
習題
第12章 機構創新與優化設計
12.1 機構創新設計
12.2 機構優化設計
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