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基礎》主要闡述了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會計原則、會計要素、復式記賬原理及方法、企業主要經濟業務及其核算原理、賬戶及其分類、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產清查、會計核算形式、會計報表及其編制原理等!稌媽W基礎》可作為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研究生和本、專科學生教材,也可作為會計學專業自學考試、夜大、電大、函授等成人教育教材和企業財務工作者系統掌握會計理論及實務的參考用書。
前言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會計的定義
第三節 會計的任務
第四節 會計假設和會計基礎
第五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六節 會計方法
思考題
練習題
第二章 會計要素
第一節 會計要素的含義
第二節 資產
第三節 負債
第四節 所有者權益
第五節 收人
第六節 費用
第七節 利潤
第八節 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第九節 企業的資金及其運動
思考題
第三章 賬戶和復式記賬原理
第一節 賬戶
第二節 復式記賬原理和借貸記賬法
第三節 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思考題
練習題
第四章 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第一節 企業主要經濟業務核算的內容
第二節 供應過程的核算和采購成本的計算
第三節 生產過程的核算和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
第四節 銷售業務、利潤及其分配的核算
第五節 資金籌集業務的核算
思考題
練習題
第五章 賬戶的分類
第一節 賬戶分類概述
第二節 賬戶按經濟內容分類
第三節 賬戶按用途和結構分類
第四節 賬戶按其他標志分類
思考題
第六章 會計憑證
第一節 會計憑證的意義和種類
第二節 原始憑證
第三節 記賬憑證
第四節 會計憑證的傳遞和保管
思考題
練習題
第七章 會計賬簿
第一節 賬簿及其類別
第二節 賬簿的設置和登記
第三節 對賬和結賬
第四節 錯賬更正
思考題
練習題
第八章 財產清查
第一節 財產清查概述
第二節 財產清查的方法
第三節 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
思考題
練習題
第九章 會計核算形式
第一節 設計和選擇會計核算形式的要求
第二節 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第三節 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
第四節 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第五節 多欄式日記賬核算形式
第六節 日記總賬核算形式
思考題
練習題
第十章 會計報表
第一節 會計報表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思考題
練習題
參考文獻
。ǘ┏掷m經營
持續經營假設是指會計主體不是一次性的經營,也不是隨時準備關閉、停業0清理,或有一個預定的經營期限,而是會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有了持續經營假設,會計處理的最重要一環,即各項資產的計價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否則,各項資產的計價就難以進行,從而要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優劣就會有困難。因為有了持續經營的假設,各項資產就可以按其取得成本計價;如果沒有這個假設,則企業資產是按取得成本計價還是按清理價格(即變賣價格)計價就成問題了。持續經營假設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也是隨著人們對它的認識的逐步提高而提煉出來的。
當然,在市場經濟社會里,由于價值規律和其他經濟規律的作用,以及一系列其他復雜因素的影響,企業破產、倒閉、兼并等情況的出現也是難免的。因此,就個別企業而言,同時存在著生產經營的持續和停業兩種可能性。但是,就大多數企業來說,只要沒有證據證明它即將停止營業,就必須假設其具有經營的連續性,它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存在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持續經營”的確有一定的假設性,但它同樣是會計上必不可少的和有科學根據的基本假設,現代會計活動必須以此為重要前提。任何企業或會計主體,在其最終停業之前,都要視為持續經營的企業或主體進行會計處理。
持續經營假設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資產計價和費用分配等問題。以固定資產計價為例,在實際工作中,不同時間取得的同一種固定資產,其原始價值可能有所不同,在賬務上應如何處理,在會計報表中應如何反映,必須作出合乎邏輯的統一規定。由于假設企業是持續經營的,各種固定資產在企業持續經營過程中將供長期使用,因而企業的各項固定資產均可按各該項固定資產購建時的原始價值入賬并在會計報表上加以列報。一項固定資產一旦按其取得成本人賬,即使日后其市價發生變化,也無需重新估價。這是因為企業擁有固定資產的目的是持續地使用它,而不是為了出售它,因此,一般并不按變賣價格進行計價,而是按原始價值反映其在整個使用期間內的價值轉移和補償,以確定企業盈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