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數據庫應用教程》的內容可以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介紹數據庫理論,主要涉及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庫系統的組成、數據模型、數據庫的設計和規范方法;第2部分介紹Access 2003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各項功能,主要內容包括Access 2003中各個對象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和數據庫安全知識;第3部分介紹使用Access 2003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過程和拉巧。
《Access數據庫應用教程》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及文科類專業學生學習數據庫應用技術的教材,也可作為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人員的參考資料和計算機等級考試參考用書。
出版說明
前言
第1章 數據庫及Access基礎
1.1 數據庫概述
1.1.1 數據、信息和數據處理
1.1.2 數據管理技術發展過程
1.1.3 數據庫系統的組成
1.2 關系型數據庫
1.2.1 關系術語
1.2.2 關系的特點
1.2.3 關系運算
1.3 Aecess數據庫簡介
1.3.1 Access的特點
1.3.2 Access的運行
1.3.3 Access的窗口環境
1.3.4 Access的幫助系統
實訓
思考題
第2章 創建和管理數據庫
2.1 創建數據庫
2.1.1 使用向導創建數據庫
2.1.2 創建空數據庫
2.2 打開數據庫
2.2.1 使用“文件”菜單打開數據庫
2.2.2 在“開始工作”任務窗格中打開數據庫
2.2.3 直接雙擊打開數據庫
2.3 認識和管理數據庫對象
2.3.1 認識數據庫對象
2.3.2 打開數據庫對象
2.3.3 復制數據庫對象
2.3.4 重命名和刪除數據庫對象
2.3.5 保存數據庫對象
2.4 管理數據庫
2.4.1 壓縮和修復數據庫
2.4.2 轉換數據庫
實訓
思考題
第3章 創建和管理表對象
3.1 表的結構和表的數據
3.1.1 確定表的結構
3.1.2 向表中輸人數據
3.2 創建新表的方法
3.2.1 用向導創建表
3.2.2 通過輸入數據創建表
3.2.3 使用設計器創建表
3.3 設置字段屬性
3.3.1 設置字段大小
3.3.2 設置字段格式
3.3.3 設置輸入掩碼
3.3.4 設置小數位數
3.3.5 設置默認值
3.3.6 設置標題
3.3.7 定義有效性規則和有效性文本
3.3.8 建立索引
3.3.9 創建查閱列表
3.4 創建表間關系
3.4.1 主鍵和外鍵
3.4.2 關系的類型
3.4.3 建立和編輯表間關系
3.4.4 聯接類型
3.5 表的常用操作
3.5.1 編輯表中數據
3.5.2 排序和篩選記錄
3.5.3 設置數據表外觀
3.6 表的導入和鏈接
3.6.1 導入表
3.6.2 鏈接表
實訓
思考題
第4章 創建和使用查詢對象
4.1 查詢概述
4.1.1 查詢的定義
4.1.2 查詢的類型
4.2 創建選擇查詢
4.2.1 用向導創建選擇查詢
4.2.2 用設計器創建選擇查詢
4.3 查詢的條件表達式
4.3.1 常量
4.3.2 變量
4.3.3 函數
4.3.4 運算符
4.3.5 表達式在查詢中的應用
4.4 在查詢中進行計算
4.4.1 匯總查詢
4.4.2 分組匯總查詢
4.4.3 自定義計算
4.5 創建交叉表查詢
4.5.1 用向導創建交叉表查詢
4.5.2 用設計器創建交叉表查詢
4.6 創建參數查詢
4.7 創建操作查詢
4.7.1 創建生成表查詢
4.7.2 創建更新查詢
4.7.3 創建追加查詢
4.7.4 創建刪除查詢
4.8 創建SQL查詢
實訓
思考題
第5章 創建和使用窗體對象
5.1 窗體概述
5.1.1 窗體的作用
5.1.2 窗體的分類
5.2 快速創建窗體
5.2.1 自動創建窗體
5.2.2 使用向導創建窗體
5.3 用設計器創建窗體
5.3.1 窗體的設計視圖
5.3.2 窗體的結構
5.3.3 用設計器創建窗體的基本步驟
5.4 窗體常用控件
5.4.1 常用控件介紹
5.4.2 常用控件的使用
5.5 美化窗體外觀
5.5.1 調整控件布局
5.5.2 使用窗體屬性
5.5.3 窗體自動套用格式
5.6 創建控制面板窗體
5.6.1 用設計器創建控制面板
5.6.2 創建切換面板
5.7 使用窗體操作數據
5.7.1 在窗體中查看、添加、編輯和刪除記錄
5.7.2 在窗體中查找和替換數據
5.7.3 在窗體中排序記錄
5.7.4 在窗體中篩選記錄
實訓
思考題
第6章 創建和使用報表對象
6.1 報表概述
6.1.1 報表的作用
6.1.2 報表的視圖
6.1.3 報表的結構
6.2 快速創建報表
6.2.1 自動創建報表
6.2.2 使用向導創建報表
6.3 用設計器創建報表
6.4 報表設計常用技巧
6.4.1 報表記錄的排序和分組
6.4.2 報表中的計算
6.4.3 多列報表
6.4.4 添加頁碼和日期時間
6.4.5 為報表添加徽標、線條和方框
6.4.6 使用條件格式
實訓
……
第7章 創建和使用數據訪問頁對象
第8章 創建和使用宏對象
第9章 模塊的設計
第10章 數據庫的安全
第11章 數據庫設計
第12章 Access開發實例
參考文獻
1.1 數據庫概述
數據庫技術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現在已經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成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信息資源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數據庫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到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
要了解數據庫的相關知識,首先要理解和數據庫相關的一些概念。
1.1.1 數據、信息和數據處理
1.數據
數據是人們對客觀事物觀察時記錄下來的可識別的符號。數據的種類很多,如數字、文字、圖像、聲音等。人們對現實世界各種事物的描述都可以抽象為數據,例如,對于一個學生的信息就可以這樣描述:(蔣小詩,女,1985-3-23,云南),這樣的學生記錄就是數據,可以經過數字化之后存儲到計算機中,并對它進行各式各樣的處理操作。
2.信息
信息是經過加工處理的有用數據,它表示了數據的含義。
3.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是指將數據加工并轉換成信息的過程。數據處理的基本目的是從大量的、可能是雜亂無章的、難以理解的數據中抽取并推導出對于某些特定的人們來說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
1.1.2 數據管理技術發展過程
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統和數據庫系統3個階段。
1.人工管理階段
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這個時期的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最主要是指對所存儲數據的計算、處理,而很少考慮數據的存儲和管理。這個時期沒有操作系統,也沒有管理數據的軟件。這個時期的數據與處理數據的程序密切相關,互相不獨立,數據不做長期保存,而且依賴于計算機程序或軟件。
2.文件系統階段
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這個時期的計算機已不僅僅用于科學計算,還大量用于數據管理。此時有了操作系統,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設計開發出了專門的文件管理系統來管理數據,成為文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