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稅收法律與案例分析》注重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以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培養目標的特點;注重求新務實,吸收最新的稅法立法成果;注重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全書共分19章,主要內容有:稅收法律概論,增值稅法律制度,消費稅法律制度,營業稅法律制度,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律制度,關稅法律制度,資源稅法律制度,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房產稅法律制度,耕地占用稅法律制度,印花稅法律制度,契稅法律制度,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車船稅法律制度,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稅務行政法律制度。每章后均設有適量的思考題與練習題。
《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稅收法律與案例分析》既可作為高職高專、職大、電大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稅務、會計人員相關的工作參考書。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稅收管理體制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2005年以來,國家為了規范市場經濟行為和管理行為,保障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先后修改和頒布了一些稅收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以規范經濟的有序發展并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在新的形勢下,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用最新的專業知識武裝學生,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稅收專業人才。在教學改革中,教學內容的改革是關鍵,而教學內容的改革又主要體現在教材的改革和建設上。只有教材的內容新、結構新、案例新,才能滿足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因此,本書在編寫時,十分重視采用最新稅收法規,力求用最新的內容,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在編寫過程中。除了對稅法的內容進行全面查新外,主要介紹了以下規定
2009年11月9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期限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第三十四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2007年3月16日由全國人民代表太會通過,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第五次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等。
另外,本書在編寫時,注重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以及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培養目標的特點;注重求新務實,吸收最新的稅法立法成果;注重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注重強化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增設適量練習題,在每章后均設有思考題與練習題。目的在于使高等職業擎校的學生,輕松掌握大量的稅收法律、法規和行政解釋與司法解釋,工作后能夠盡快地開展稅收實務工作。
前言
第1章 稅收法律概論
學習目標
1.1 稅收法律概述
1.2 稅法的地位和稅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1.3 稅收立法與實施
1.4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本章知識點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2章 增值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2.1 增值稅基本原理
2.2 征稅范圍
2.3 納稅義務人和稅率
2.4 應納稅額的計算
2.5 進口貨物征稅
2.6 出口貨物退(免)稅
2.7 稅收優惠
2.8 征收管理
2.9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和管理
2.10 綜合案例解析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3章 消費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3.1 消費稅基本原理
3.2 納稅義務人、征稅范圍和稅目與稅率
3.3 應納稅額的計算
3.4 出口應稅消費品退(免)稅
3.5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與納稅期限、納稅地點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4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4.1 營業稅基本原理
4.2 征稅范圍和納稅義務人
4.3 稅目與稅率
4.4 應納稅額的計算
4.5 稅收優惠
4.6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5章 城市維護設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5.1 城市維護建設稅基本原理
5.2 納稅義務人與稅率
5.3 應納稅額的計算
5.4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5.5 教育費附加的有關規定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6章 關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6.1 征稅對泉及納稅義務人
6.2 進出口稅則
6.3 原產地規定
6.4 關稅完稅價格
6.5 應納稅額的計算
6.6 關稅減免
6.7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7章 資源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7.1 納稅義務人
7.2 稅目、單位稅額
7.3 課稅數量
7.4 應納稅額的計算
7.5 稅收優惠
7.6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8章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8.1 土地增值稅基本原理
8.2 納稅義務人
8.3 征稅范圍
8.4 稅率
8.5 應稅收入與扣除項目的確定
8.6 稅收優惠
8.7 應納稅額的計算
8.8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9章 域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9.1 城鎮土地使用稅基本原理
9.2 納稅義務人
9.3 征稅范圍
9.4 應納稅額的計算
9.5 稅收優惠
9.6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0章 房產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0.1 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
10.2 征稅范圍
10.3 計稅依據與稅率
10.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0.5 稅收優惠
10.6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1章 耕地占用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1.1 耕地占用稅基本原理
11.2 納稅義務人
11.3 征稅范圍
11.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1.5 減稅與免稅
11.6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2章 印花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2.1 印花稅基本原理
12.2 納稅義務人
12.3 稅日與稅率
12.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2.5 稅收優惠
12.6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3章 契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3.1 契稅基本原理
13.2 征稅對象
13.3 納稅義務人與稅率
13.4 應納稅額的計算
13.5 稅收優惠
13.6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4章 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4.1 納稅義務人
14.2 征稅范圍
14.3 應納稅額的計算
14.4 稅收優惠
14.5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5章 車船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5.1 車船稅基本原理
15.2 納稅義務人
15.3 征稅范圍
15.4 稅率與稅目
15.5 應納稅額的計算
15.6 稅收優惠
15.7 征收管理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6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6.1 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
16.2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16.3 應納稅額的計算
16.4 稅收優惠
16.5 納稅申報及繳納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7章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7.1 企業所得稅基本原理
17.2 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
17.3 稅率
17.4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7.5 資產的稅務處理
17.6 應納稅額的計算
17.7 稅收優惠
17.8 抵免稅額
17.9 征收管理與納稅申報
本章知識點與計算公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8章 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8.1 稅務管理
18.2 稅款征收
18.3 稅務檢查
18.4 法律責任
本章知識點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第19章 稅務行政法律制度
學習目標
19.1 稅務行政處罰
19.2 稅務行政復議
19.3 稅務行政訴訟
19.4 稅務行政賠償
本章知識點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參考文獻
稅收的三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無償性是核心,強制性是保障,固定性是對無償性和強制性的一種規范和約束。
稅收制度是稅收活動中征納雙方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其內容主要包括各稅種的內容以及為了保證這些稅法得以實施的稅收征管制度和稅收管理體制。其中,各稅種的法律法規是稅收制度的核心內容。
1.1.2稅收法律關系
國家征稅與納稅人在征納稅形式上表現為利益分配的關系,但經過法律明確其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后,這種關系實質上就上升為一種特定的法律關系,即稅收法律關系。了解稅收法律關系,對于正確理解國家稅收法律的本質,嚴格依法納稅、依法征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稅收法律關系總體上與其他法律關系一樣,都是由權利主體、權利客體和法律關系內容三方面構成的,但在這三方面的內涵上,稅收法律關系則具有特殊性。稅收法律關系由權利主體、權利客體和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三方面構成。
1)權利主體。權利主體是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在我國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一方是代表國家行使征稅職責的國家稅務機關,包括國家各級稅務機關、海關和財政機關;另一方是履行納稅義務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在華的外國企業、組織、外籍人、無國籍人,以及在華雖然沒有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外國企業或組織。對納稅義務人主體的確定,在我國采取的是屬地兼屬人的原則。
在稅收法律關系中權利主體雙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因為主體雙方是行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所以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與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雙方權利與義務平等是不一樣的——這是稅收法律關系的一個重要特征。
2)權利客體。權利客體是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也就是征稅對象。例如,所得稅法律關系客體是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財產稅法律關系客體是財產;流轉稅法律關系客體是流轉額。國家就是利用對稅收對象的擴大或縮小來調整宏觀經濟的發展,以達到限制或鼓勵某些產業、行業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