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少學時)》是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根據(jù)教育部于2009年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機械基礎教學大綱》編寫,同時兼顧職業(yè)技能鑒定的需求,參考了國家職業(yè)標準中相關工種對機械基礎知識的要求。
《機械基礎(少學時)》共12部分,包括力學、工程材料、常用機構、機械傳動、聯(lián)接和軸系零部件、機械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防護等工程類專業(yè)必備的基礎知識。《機械基礎(少學時)》在編寫形式上采用了國內機械類教材中較少出現(xiàn)的左文右圖對照版式和雙色印刷,以便讀者閱讀與分析;在圖例上大量采用實物圖和立體圖,直觀明了。
《機械基礎(少學時)》可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機械類及相關專業(yè)“機械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機械制造與機械加工從業(yè)人員崗位培訓教材。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精神,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中等職業(yè)教育教材建設,保證教學資源基本質量”的要求,確保新一輪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順利進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高質量教材進課堂,教育部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文化基礎課等必修課程和部分大類專業(yè)基礎課教材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劃并組織編寫。本書是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之一。根據(jù)教育部于2009年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機械基礎教學大綱》編寫,同時兼顧職業(yè)技能鑒定的需求,參考了相關工種國家職業(yè)標準中對機械基礎知識的要求。
本書主要介紹力學、工程材料、常用機構、機械傳動、聯(lián)接和軸系零部件、機械環(huán)保與安全防護等工程類專業(yè)必備的基礎知識,按教學大綱少學時要求編寫,計劃為64學時,各校可根據(jù)情況選取教學內容。為貼近學生認知水平和實際需求,本書盡可能采用實物照片與立體圖形,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易于學習、理解、掌握和運用,達到使學生學習機械基礎知識和培養(yǎng)工程實踐能力兼顧,提高科學素養(yǎng)和工程技術素質并舉的目的。本書力求內容取舍精當、編寫體例新穎實用、呈現(xiàn)形式直觀明了。
內容上,本書按新大綱和少學時的要求,結合社會、企業(yè)對于職業(yè)教育的需求特點,精練地選擇了必要、實用、夠用的知識內容,并采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突出工程實用性,同時結合工程實際和日常生活選取實例,使學生易于將所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易于理解和活學活用。
體例上,每章利用結合工程實際的“引言”提出問題,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并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結尾有“實例分析”,分析和解決工程實例,著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形式上,本書采用了國內機械類教材中較少出現(xiàn)的左文右圖對照版式和雙色印刷,使圖文呼應更加緊湊,圖樣更加清晰易讀;在圖例上則大量采用實物圖和立體圖,直觀明了,同時給出工程圖樣,以使學生既易于理解,又可相互對照,提高工程實際應用能力。
前言
緒論
學習目標
知識小結
習題
第1章 構件的靜力分析
學習目標
引言
1.1 力的概念與基本性質
1.1.1 力的概念
1.1.2 靜力學基本公理
1.2 約束和約束力
1.3 力系與受力圖
1.3.1 力系的分類
1.3.2 受力圖
1.4 力矩與力偶
1.4.1 力對點之矩
1.4.2 力偶和力偶矩
1.4.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條件
1.4.4 力的平移定理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2章 桿件的基本變形
學習目標
引言
2.1 概述
2.1.1 桿件的強度與剛度
2.1.2 內力、截面法
2.1.3 桿件的基本變形
2.2 軸向拉伸與壓縮
2.2.1 拉伸與壓縮的概念
2.2.2 軸力和應力
2.2.3 材料在拉伸與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2.3 剪切與擠壓
2.4 圓軸的扭轉
2.5 直梁的彎曲
*2.6 彎曲與扭轉的組合變形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3章 機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識
學習目標
引言
3.1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3.2 鋼
3.2.1 非合金鋼(碳素鋼)的性能、特點和應用
3.2.2 合金鋼的性能、特點和應用
3.3 鑄鋼
3.4 鋼的熱處理
3.4.1 鋼的退火與正火
3.4.2 鋼的淬火與回火
3.4.3 鋼的表面熱處理
3.5 鑄鐵
3.5.1 灰鑄鐵
3.5.2 可鍛鑄鐵
3.5.3 球墨鑄鐵
3.5.4 蠕墨鑄鐵
3.6 非鐵金屬
3.6.1 銅及銅合金
3.6.2 鋁及鋁合金
3.7 工程塑料
3.8 機械工程材料的選用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4章 平面連桿機構
學習目標
引言
4.1 運動副及其分類
4.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
4.2.1 鉸鏈四桿機構
4.2.2 滑塊四桿機構
*4.3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5章 其他常用機構
學習目標
引言
5.1 凸輪機構的類型和應用
5.2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
5.2.1 凸輪機構的工作過程
5.2.2 從動件常用的運動規(guī)律
5.3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
*5.4 凸輪的結構與材料
*5.5 棘輪機構的工作原理、類型和應用
*5.6 槽輪機構的工作原理、類型和應用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6章 帶傳動與鏈傳動
學習目標
引言
6.1 帶傳動的工作原理、類型及特點
6.2 普通V帶及V帶輪
6.3 帶傳動工作能力分析
6.4 帶傳動的張緊、安裝與維護
6.5 鏈傳動
6.5.1 概述
6.5.2 滾子鏈和鏈輪
6.5.3 鏈傳動的失效形式
6.5.4 鏈傳動的潤滑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7章 齒輪傳動
學習目標
引言
7.1 概述
7.2 漸開線圓柱齒輪的主要參數(shù)
7.2.1 齒輪各部分的名稱
7.2.2 主要參數(shù)
7.3 圓柱齒輪的結構及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
7.3.1 圓柱齒輪的結構
7.3.2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
7.4 齒輪正確嚙合條件
*7.5 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
7.6 齒輪常見失效形式與材料選擇
7.6.1 輪齒的失效形式
7.6.2 齒輪常用材料及其熱處理
7.7 齒輪傳動的維護
7.8 蝸桿傳動
7.8.1 蝸桿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7.8.2 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
7.8.3 蝸桿傳動運動分析與失效形式
7.8.4 蝸桿傳動的維護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8章 齒輪系
學習目標
引言
8.1 定軸輪系
8.1.1 定軸輪系實例
8.1.2 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8.2 減速器
8.2.1 減速器的主要形式、特點及應用
8.2.2 減速器的構造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9章 聯(lián)接
學習目標
引言
9.1 螺紋基礎知識
9.2 螺紋聯(lián)接
9.2.1 螺紋聯(lián)接的主要類型
9.2.2 常用螺紋聯(lián)接件
9.2.3 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和防松
9.2.4 螺栓組聯(lián)接的結構設計
9.3 鍵聯(lián)接
9.3.1 松鍵聯(lián)接的類型、標準及應用
9.3.2 緊鍵聯(lián)接的類型、標準及應用
9.4 花鍵聯(lián)接
9.5 銷聯(lián)接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10章 支承零部件
學習目標
引言
10.1 軸的分類及應用
10.1.1 按所受載荷分類
10.1.2 按軸線的幾何形狀分類
10.2 軸的材料及其選擇
10.3 軸的結構分析
10.3.1 軸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10.3.2 軸的加工和裝配工藝性
10.4 滾動軸承
10.4.1 軸承的功用和特點
10.4.2 滾動軸承的構造及類型
10.4.3 滾動軸承的類型及代號
10.4.4 滾動軸承的類型、特點及選擇
10.4.5 軸承的安裝與拆卸
10.5 滑動軸承
10.5.1 滑動軸承的結構和類型
10.5.2 軸瓦(軸套)的結構和軸承材料
10.5.3 軸承的潤滑與密封
10.5.4 軸承的密封
10.6 聯(lián)軸器
10.6.1 常用聯(lián)軸器的結構和特點
10.6.2 聯(lián)軸器的選擇
10.7 離合器
實例分析
知識小結
習題
第11章 機械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防護
學習目標
引言
11.1 機械的摩擦與潤滑
11.1.1 摩擦與磨損
11.1.2 潤滑
11.2 機械噪聲的形成與防護
11.2.1 什么是噪聲
11.2.2 噪聲的特征
11.2.3 噪聲的等級和影響
11.2.4 噪聲的防護
11.3 機械安全防護
11.3.1 機械行業(yè)安全概要
11.3.2 機械傳動機構防護對策
11.3.3 機械危害類型及預防對策
知識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