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進入國際市場。進出口貿易量的增大,使得國際匯兌與結算的業務量也隨之增大。
本書運用模塊組合的編寫理念,以模塊為載體,以技能訓練為主線,以相關知識為支撐,克服了傳統教材重知識、輕技能的特點。全書共分為13個模塊,主要包括外匯與外匯匯率、匯率折算、進出口貿易報價、外匯風險的形成和構成因素、防范外匯風險的主要方法、規避外匯風險的基本方法、對外貿易短期信貸與融資、對外貿易中長期信貸——出口信貸、國際貿易結算票據——匯票、國際貿易結算票據——本票與支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匯付、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托收和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信用證。
本書既可作為中職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人士自學用書。
前言
模塊一 外匯與外匯匯率
一、外匯
二、外匯匯率
綜合訓練
模塊二 匯率折算
一、兩種貨幣之間的折算
二、套算匯率的換算
三、遠期匯率的折算
綜合訓練
模塊三 進出口貿易報價
一、進出口報價的原則
二、買賣價在進出口貿易報價中的應用
三、報價技巧
綜合訓練 前言
模塊一 外匯與外匯匯率
一、外匯
二、外匯匯率
綜合訓練
模塊二 匯率折算
一、兩種貨幣之間的折算
二、套算匯率的換算
三、遠期匯率的折算
綜合訓練
模塊三 進出口貿易報價
一、進出口報價的原則
二、買賣價在進出口貿易報價中的應用
三、報價技巧
綜合訓練
模塊四 外匯風險的形成和構成因素
一、外匯風險的概念
二、外匯風險的構成因素
三、外匯風險的類型
綜合訓練
模塊五 防范外匯風險的主要方法
一、本幣計價法
二、貨幣選擇法
三、價格調整法
四、貨幣保值法
五、平衡法
六、提前收付或拖延收付法
七、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防止外匯風險
綜合訓練
模塊六 規避外匯風險的基本方法
一、遠期合同法
二、BSI法
三、LSI法
綜合訓練
模塊七 對外貿易短期信貸與融資
一、出口押匯
二、票據貼現
三、打包放款
四、國際保付代理
五、進口押匯
綜合訓練
模塊八 對外貿易中長期信貸——出口信貸
一、出口信貸的概念及特點
二、賣方信貸
三、買方信貸
四、福費廷
五、混合信貸
六、信用安排限額
綜合訓練
模塊九 國際貿易結算票據——匯票
一、匯票的概念
二、匯票的必要項自
三、匯票的種類.
四、銀行匯票與商業匯票的格式
五、匯票的票據行為
綜合訓練
模塊十 國際貿易結算票據——本票與支票
一、本票
……
模塊十一 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匯付
模塊十二 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托收
模塊十三 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信用證
參考文獻
模塊一 外匯與外匯匯率
一、外匯
1.外匯的概念
外匯是國際匯兌(Foreign Exchange)的簡稱。外匯的概念有動態和靜態之分。
動態外匯是指把一國貨幣兌換成為另一國貨幣,以清償國際間債務的金融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動態外匯同于國際結算。
靜態外匯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外匯是國家外匯管理法令所稱的外匯。例如,國務院于1996年1月29日公布并于1997年1月14日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三條規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①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②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③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④特別提款權。⑤其他外匯資產。狹義的外匯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和信用憑證。它包括存放在國外銀行的外幣存款,在國外能得到償付的匯票、本票、支票,以及外國政府的國庫券和長短期證券等。
外匯是國際貿易的產物,是國際貿易清償的支付手段。外匯即國際匯兌,“匯”是貨幣的異地轉移,“兌”是貨幣之間進行的轉換。從動態上講,外匯就是把一國貨幣轉換成另一國貨幣并在國際間流通,用以清算因國際經濟往來而產生的債權債務。從靜態上講,外匯是進行國際清算的手段和工具,如外國貨幣、以外幣計價的各種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