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共分十二個單元。涉及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主要闡述了靜力學,材料力學,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概論,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與間歇運動機構,帶傳動,齒輪傳動,輪系,螺紋聯接與螺旋傳動,銷、鍵聯接,軸、軸承、聯軸器與離合器等方面的內容。《機械基礎》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注重在理論知識、素質、能力、技能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培養;第二,突出中等職業教育特色,做到圖解直觀形象,盡量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第三,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逐步樹立工程意識、經濟意識;第四,注重文字敘述簡練、通俗易懂,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五,每個單元都附有各類綜合訓練題、課外觀察與討論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形成師生相互交流與研討的氣氛,培養學生。
《機械基礎》主要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還可作為企業職工培訓及技工學校的教學用書。
本書是根據中等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編寫的,是工科中等職業教育的通用教材。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課程教材改革要面向21世紀,適應素質教育需要,以及國務院要求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精神,針對目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缺少合適的“機械基礎”教材的現狀,我們查閱了大量的參考資料,進行了多次專題交流與研討,組織編寫了本教材。
本書的教學目標是:
1)較為系統地介紹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
2)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生產生活實際。
3)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和日常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逐步積累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經驗。
4)創設研討型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問題的學風。
本書在編寫內容上盡量做到合理、豐富、新穎;在內容的組織上注重邏輯性與系統性,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語言文字方面做到精練、準確、通俗易懂;在時代性上盡量反映新知識、新方法,執行國家最新標準;在版式上盡量做到新穎活潑。
前言
緒論
第一單元 靜力學
綜合知識模塊一 力和靜力學公理
綜合知識模塊二 約束及約束力、受力圖
綜合知識模塊三 力系的平衡
綜合訓練
第二單元 材料力學
綜合知識模塊一 應力與強度條件
綜合知識模塊二 桿件的變形
綜合知識模塊三 常用材料的力學性能及力學性能試驗
綜合知識模塊四 幾種常見的力學現象
綜合訓練
第三單元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
綜合知識模塊一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
綜合知識模塊二 極限制與配合制
綜合知識模塊三 基準制與常用、優先配合
綜合知識模塊四 形狀和位置公差
綜合知識模塊五 表面粗糙度
綜合知識模塊六 技術測量
綜合訓練
第四單元 機械概論
綜合知識模塊一 機械及其相關概念
綜合知識模塊二 運動副與運動機構簡圖
綜合知識模塊三 機械設計概述
綜合訓練
第五單元 平面連桿機構
綜合知識模塊一 鉸鏈四桿機構
綜合知識模塊二 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
綜合知識模塊三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
綜合訓練
第六單元 凸輪機構與間歇運動機構
綜合知識模塊一 凸輪機構
綜合知識模塊二 間歇運動機構
綜合訓練
第七單元 帶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一 傳動裝置
綜合知識模塊二 帶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三 普通v帶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四 普通v帶傳動設計計算
綜合訓練
第八單元 齒輪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一 齒輪機構
綜合知識模塊二 漸開線齒廓的形成及嚙合特性
綜合知識模塊三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
綜合知識模塊四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五 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六 錐齒輪的嚙合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七 齒輪傳動的使用要求和失效形式
綜合知識模塊八 齒輪的材料和結構設計
綜合知識模塊九 蝸輪蝸桿傳動
綜合訓練
第九單元 輪系
綜合知識模塊一 輪系概述
綜合知識模塊二 定軸輪系
綜合知識模塊三 周轉輪系
綜合知識模塊四 輪系的功用
綜合訓練
第十單元 螺紋聯接與螺旋傳動
綜合知識模塊一 螺紋
綜合知識模塊二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
綜合知識模塊三 螺紋聯接的類型
綜合知識模塊四 螺栓聯接的預緊和防松
綜合知識模塊五 螺旋傳動
綜合訓練
第十一單元 銷、鍵聯接
綜合知識模塊一 銷聯接
綜合知識模塊二 鍵聯接
綜合知識模塊三 花鍵聯接
綜合訓練
第十二單元 軸、軸承、聯軸器與離合器
綜合知識模塊一 軸
綜合知識模塊二 軸承
綜合知識模塊三 軸承部件的結構設計
綜合知識模塊四 聯軸器
綜合知識模塊五 離合器
綜合訓練
附錄
附錄A軸的基本偏差數值表
附錄B孔的基本偏差數值表
參考文獻
第一單元靜力學
能力知識點1對力的認識
1.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當我們判斷某物體是否受某個力作用時,我們必須明確有沒有另外的物體給它施加這個力,即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另一方面,當我們判斷一個物體或構件都受有哪些作用力時,我們應該觀察它與周圍的那些物體或構件有無相互的作用關系,比如相互吸引、相互接觸、相互連接等關系。
2.力的效應
力能產生兩種效應:即外效應和內效應。
力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效應稱為力的外效應。外效應通常是我們容易觀察到的,如人推小車,小車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的速度由慢到快,或者改變了運動方向等。
力使物體產生變形的效應稱為力的內效應。如彈簧受拉力作用會伸長;橋式起重機的橫梁在起吊重物時要彎曲;鍛壓加工時工件會變形等。
力的外效應和力的內效應總是同時產生的。一般情況下,工程上用的構件大多是用金屬材料制成的,它們都具有足夠的抵抗變形的能力,即在外力作用下,它們產生的變形是微小的,很多時候肉眼觀察不到,而且對研究力的外效應影響不大,故在靜力學分析中,可以將其變形忽略不計,即認為物體不發生變形。這種在外力作用下不發生變形的物體稱為剛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