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銑削工藝與編程操作》是根據職業院校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特點,并參照相關的國家職業標準和行業的職業鑒定規范及中、高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編寫的。《數控銑削工藝與編程操作》主要包括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簡介,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藝,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編程基礎,HNC-21/22M與SIEMENS820D編程指令,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編程與加工五部分。另外,還以附錄的形式給出了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規程及數控銑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大綱。
《數控銑削工藝與編程操作》可作為職業院校機械、模具、數控等專業的教學用書和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等級考工培訓用書,也可作為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技術工人的培訓教材。
前言
第一章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簡介
第一節 數控機床概述
第二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組成和技術指標
第三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簡介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藝
第一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藝概述
第二節 銑削方式與加工方法的選擇
第三節 加工路線的擬訂
第四節 切削用量的選擇
第五節 工件的定位與裝夾
第六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用夾具
第七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刀具
第八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常用工具簡介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編程基礎
第一節 數控編程概述
第二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坐標系
第三節 數控機床的主要功能
第四節 數控加工程序的格式與組成
第五節 數控銑削機床上的有關點
第六節 刀具補償功能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HNC-21/22M與SmMENS802D編程指令
第一節 輔助功能M代碼與準備功能G代碼
第二節 刀具選擇及工藝分析
第三節 平面加工
第四節 凹槽加工
第五節 輪廓加工
第六節 孔加工
第七節 曲面加工與綜合程序
第八節 其他功能指令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編程與加工
第一節 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
第二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對刀
第三節 SIEMENS802D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操作
第四節 HNC-21/22M數控銑床(加工中心)操作
思考與練習
附錄:
附錄A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規程
附錄B 數控銑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大綱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簡介
本章導讀 本章主要介紹數控機床的概念、組成、主要技術指標以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主要形式和加工中心中刀庫的種類與形式。通過本章的學習,要認識數控銑床與加工中心,知道它們的組成、工作原理與功用。
第一節 數控機床概述
一、數控機床的產生與發展
數控機床綜合應用了自動控制、計算機、微電子、精密測量和機床結構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根據國家標準GB/T 8129——1997,機床數字控制的定義為用數字數據的裝置(簡稱數控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地引入數字數據,從而對某一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Numeri.cal Contr01),簡稱數控(NC)。
用數字信號對機床的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機床稱為數控機床。數控機床是為了解決單件、小批量,特別是復雜型面零件加工的自動化并保證質量要求而產生的。
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后,人們就設想用電子計算機來解決復雜零件的加工問題。1948年,美國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國空軍委托,研制直升機螺旋槳葉片輪廓檢驗用樣板的加工設備。由于樣板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設備難以適應,于是提出采用數字脈沖控制機床的設想。1949年,該公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同研究,并于1952年試制成功第一臺三坐標數控銑床,當時的數控裝置采用電子管元件。后來,又經過改進并開展自動編程技術研究,于1955年進入實用階段,生產了100臺類似產品,這對加工復雜曲線、曲面和促進美國飛機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