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彌補了第一版缺少實訓內容的缺陷,使本書更有利于教學,更符合突出理論實踐一體化和職業能力培養的職教改革思想。主要內容包括:常用電路元件及電路參數,電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及分析方法,直流激勵下的一階動態電路,正弦交流電路,諧振電路,互感耦合電路,非正弦周期交流電路共7章,本書每章配有實訓項目、習題,書后配有習題參考答案,并提供電子教案。《電路基礎習題解答與實踐指導》(書號為ISBN 7-111-14700)是本書的配套教材。
出版說明
第2版前言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元件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
1.2.3 電位
1.2.4 電流與電壓的參考方向
1.2.5 電能與電功率
1.3 電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1.3.1 電阻與電阻元件
1.3.2 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出版說明
第2版前言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元件
1.1 電路與電路模型
1.1.1 電路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
1.2.3 電位
1.2.4 電流與電壓的參考方向
1.2.5 電能與電功率
1.3 電阻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1.3.1 電阻與電阻元件
1.3.2 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4 電容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1.4.1 電容器
1.4.2 電容元件
1.4.3 電容元件的伏安特性
1.5 電感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1.5.1 電感元件
1.5.2 電感元件的伏安特性
1.6 理想電源
1.6.1 理想電壓源
1.6.2 理想電流源
1.7 常用電路元器件的實用知識
1.7.1 常用電阻器的主要參數及標示
1.7.2 常用電容器的主要參數及標示
1.7.3 常用電感器的主要參數及標示
1.8 綜合實訓
1.8.1 電阻、電容和電感器的識別與測量實訓
1.8.2 電路元件的連接及其伏安特性測量實訓
1.9 本章小結
1.10 習題
第2章 電路的基本定理、定律與分析方法
2.1 電路連接的基本概念
2.1.1 電路連接的基本術語(支路、節點、回路、網孔)
2.1.2 簡單電路及其等效參數計算
2.1.3 復雜電路的化簡及其等效參數的計算
2.1.4 含源支路的等效變換及其等效參數的計算
2.1.5 簡單及復雜電路等效參數的測量
2.2 基爾霍夫定律
2.2.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2.2.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2.2.3 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
2.3 支路電流法
2.4 網孔電流法
2.4.1 網孔電流及其與支路電流的關系
2.4.2 網孔電流方程
2.5 節點電位法及彌爾曼定理
2.5.1 節點電位
2.5.2 節點電位法
2.5.3 彌爾曼定理
2.6 疊加定理及其應用
2.6.1 疊加定理
2.6.2 疊加定理的應用
2.7 戴維南定理及諾頓定理
2.7.1 戴維南定理的內容
……
第3章 直流激勵下的一階動態電路
第4章 正弦交流電路
第5章 諧振電路
第6章 互感耦合電路
第7章 非正弦周期交流電路
附錄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