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依據《河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和教育部、省政府有關加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精神,本著適應企業需要,突出能力培養,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編寫了《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校企合作教材。
本書以技能操作為主,以知識夠用為原則,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終身發展為目標,每個項目采用了“任務分析—任務準備—任務實施—知識鏈接—思考與練習”的編寫模式。在本書的編寫中,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在編寫理念上,貼近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以電子技術知識與技能為中心,以電子行業職業資格、國家職業標準為參照,采用大量技能實訓提高學生技能,通過電子產品制作,引入相關知識點,注重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合一,突顯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職教特色。
(2)在結構設置上,把“技能目標”和“知識目標”放在每個項目開端,使讀者對本項目的重點技能和知識點一目了然;把“技能實訓”和“知識鏈接”放在每個項目中講解,著重對學生進行技能的培養和訓練;“知識鏈接”的內容與“任務實施”的內容緊密相關,目的是拓展延伸中職學生的理論知識;以電子技術技能基礎、模擬電子線路技能與實訓、數字電路技能與實訓、整機綜合實訓為鏈條,體現電子技術知識體系。
(3)在內容編排上,緊跟電子技術的發展潮流,以教學大綱為本,根據電子企業的崗位需求來選擇教學內容,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特點。尤其是書中實用、實際的實訓項目內容,均是來自于一線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的心得體會與經驗總結,學生掌握各產品裝配工藝之后,將會提高技能水平和操作速度。
(4)在呈現形式上,全書穿插著實物圖片、裝配工藝卡片、操作步驟、實訓要求、知識鏈接、思考練習等環節,力求學生在電子技術技能與知識掌握方面共同提高。
本書共分10個項目,建議安排178學時,在教學過程中可參考如下所示的課時分配表。
本書由河南信息工程學校李中顯和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宋安國擔任主編并統稿,河南信息工程學校的史娟芬和武漢萊斯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許志國擔任副主編。主要參編人員分工如下:李中顯編寫項目一、項目二、項目十;史娟芬編寫項目三項目四、項目五;宋安國編寫項目六、項目七;南陽農業學校謝靖編寫項目八、項目九。在本書編寫提綱的制定和各項目的編寫過程中,武漢萊斯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許志國、浙江亞龍科技集團的葉明創、河南聚合科技有限公司的王路寬跟蹤指導。在本書的編寫中,以下老師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參與了編寫工作:湖北省十堰職業技術學院的王廬山負責編寫項目一,湖北城市職業學校的邵德明負責編寫項目二,恩施建始中等職業學校的李運芳負責編寫項目三,鐘祥職業高級中學的王海勇負責編寫項目四,宜都職教中心的周重慶負責編寫項目五,宜昌長陽職教中心的何應俊負責編寫項目六,十堰鄖陽科技學校的李相華負責編寫項目七,恩施鶴峰職業中專的田時珍負責編寫項目八,湖北信息工程學校的張道平、侯守軍負責編寫項目九和項目十。
本書配有免費的教學資料包,請有需要的讀者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cn)免費注冊后再進行下載,如有問題請于電子工業出版社聯系。本書配有技能實訓項目的產品裝配套件。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