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中國實踐》首先總結國內外EPR制度的相關研究,并系統地闡述了與EPR制度相關的經濟外部性、企業環境責任、清潔生產與產品生命周期、循環經濟等理論,及其與EPR制度的關系;其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EPR制度的內涵、演進歷程、實施條件;然后,在實踐層面歸納了EPR制度在世界各國實施的經驗;最后闡述了中國實施EPR制度的背景、EPR管理體系、EPR制度在中國的試點和應用,其中特別分析了電器電子產品和包裝廢棄物的EPR制度實施歷程、措施、實施效果。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中國實踐》可供高等院校環境經濟與管理、環境政策、循環經濟和企業管理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管理人員培訓材料。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新貢獻。生產者責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制度作為一項環境政策,將生產者對于其產品所承擔的責任,從物質和財產責任擴大到產品生命周期的消費后的廢棄物處置階段,即將產品的回收、再生和廢棄處理的責任完全歸于產品的生產者,并激勵生產者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考慮產品廢棄時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問題,以迫使生產者在對產品的設計和原材料的選擇上更加慎重。EPR制度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包括歐盟、加拿大、美國、日本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基于EPR制度,構建起較為有效的廢舊產品回收體系,涉及產品有包裝物、電子產品、汽車、輪胎、電池、打印紙、潤滑油、農藥及其容器、醫藥、家具、家用危險品等。目前,中國循環經濟尚處于起步階段,健全與完善EPR制度,對于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EPR制度是面向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涉及上下游各環節主體的決策。本書首先闡述EPR制度建立的理論基礎,其次對EPR制度的內涵、演變歷程和實施條件進行分析,然后基于EPR的國際實踐設計科學與行之有效的EPR制度,最后通過實例闡述EPR制度在中國的發展,以及在電器電子產品和包裝廢棄物管理中EPR制度的實踐及經驗總結。本書基于EPR制度,在中國建立起規范、有效與有序的廢舊產品回收與資源化網絡體系,推動了中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歸納并總結了國內外EPR制度的相關研究,并系統地闡述了與EPR制度相關的經濟外部性、企業環境責任、清潔生產與產品生命周期、循環經濟等理論及其與EPR制度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全面、詳細地分析論述了EPR制度的內涵、演進歷程、實施條件。同時,本書還在EPR制度的實踐層面,歸納總結了EPR制度在世界各國實施的經驗,分析闡述了中國實施EPR制度的背景、EPR管理體系、EPR制度在中國的試點和應用,特別詳細地分析和闡述了電器電子產品和包裝廢棄物的EPR制度實施歷程、措施、實施效果分析等制度性探索和實踐,以及中國剛剛起步的EPR制度在典型企業和典型產品的試點工作。
查看全部↓
杜歡政,浙江東陽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教授、博導,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兼任浙江省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循環經濟與環境評估預測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環境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循環經濟分會副主任等職。
他從1986年開始扎根再生資源回收研究,是國內*早從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與循環經濟研究的學者之一,被業界稱為“垃圾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循環經濟與區域經濟、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主持國家課題10余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
他始終圍繞資源與環境領域的重大問題和難點問題,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形成政策、技術、商業模式相結合的系統解決方案。在國內首先提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概念,撰寫的《中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研究》是我國關于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首部專著,綜合運用生命周期評價、環境投入產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工具,推動了中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方法與制度創新。
序言
前言
第1章 導言
1.1 EPR制度的起源和目的
1.2 EPR相關研究概述
參考文獻
第2章 EPR制度相關理論
2.1 經濟外部性理論
2.2 企業環境責任理論
2.3 清潔生產與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2.4 循環經濟理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EPR制度概述
3.1 EPR制度的內涵
3.2 EPR制度的演變歷程
3.3 EPR制度的實施條件分析
參考文獻
第4章 世界各國家/地區EPR制度的實踐經驗
4.1 歐盟
4.2 日本
4.3 韓國
4.4 美國、加拿大
4.5 中國(含臺灣)
4.6 其他發展中國家
參考文獻
第5章 中國EPR制度建設概述
5.1 中國實施EPR制度的背景
5.2 EPR管理體系
5.3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5.4 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理
5.5 再制造
5.6 其他EPR制度(輪胎、包裝等)
參考文獻
第6章 中國電器電子產品EPR制度的實踐
6.1 行業發展概況
6.2 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EPR制度實施的背景
6.3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實施情況
6.4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實施效果分析
6.5 中國電器電子產品EPR企業實踐
第7章 中國包裝廢棄物實施EPR制度探索
7.1 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現狀及問題
7.2 低值資源類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案例研究
7.3 實施包裝廢棄物EPR制度的探索
參考文獻
第8章 中國電器電子產品EPR試點
8.1 試點背景
8.2 試點工作方案
……
附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