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勤計算機考研高分筆記系列 2020版操作系統高分筆記
定 價:¥46
中 教 價:¥32.20 (7.00折)
庫 存 數: 0
叢 書 名:天勤計算機考研高分筆記系列
本書針對近幾年全國計算機學科專業綜合考試大綱的操作系統部分進行了深入解讀,以一種獨創的方式對考試大綱知識點進行了講解,即從考生的視角剖析知識難點;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取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以成功考生的親身經歷指引復習方向;以風趣幽默的筆觸緩解考研壓力。讀者對書中的知識點講解有任何疑問都可與作者進行在線互動,以便及時解決復習中的疑難點,提高考生的復習效率。 根據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形勢的變化(逐漸實行非統考),書中對大量非統考知識點進行了講解,使本書所包含的知識點除涵蓋統考大綱的所有內容外,還包括各大自主命題高校所要求的知識點。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復習指導用書(包括統考和非統考),也可作為全國各大高校計算機專業或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學習操作系統課程的輔導用書。 (編輯郵箱:jinacmp@163.com)
天勤論壇全力奉獻,統考與非統考知識點全覆蓋,免費贈送題庫及答案解析,讓計算機專業課的復習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我們從不押題,但考研時,眾多天勤考生為此感激:考題總是似曾相識!天勤做到了: 1. 深度解讀考研大綱,統考、非統考全覆蓋。 2. 針對近年考試形式的變化,逐年優化知識點講解,篩選*能鞏固復習效果的真題,并自創模擬題。 3.習題部分增加了*的考研真題。 4.增加了部分非統考知識點的講解,使本書對統考和非統考考生均適用。 5.增加了考研重點知識點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歸納。 6.精簡了部分章節的知識點,更加適用于考研復習。 7.提供了讀者在線反饋、交流的公眾號平臺。
近年來,隨著眾多名校紛紛退出統考,計算機考研出現了比較大的變革。天勤計算機考研高分筆記系列叢書作為計算機考研的優秀教輔書,秉承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的原則,及時向考生指明計算機專業考研的發展方向,更新書目內容及復習方法,引領考生走上正確的復習道路,使復習事半功倍。 本次修訂在每章最后添加了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欄目,把大綱中常考的,或是重點、難點的內容進行了深入分析。考生在使用本書進行復習的時候,通過知識點講解部分對考綱要求的知識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再結合例題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和查漏補缺,但是例題之后的答案解析較為零碎,不容易形成體系,因此此次修訂加入的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欄目,有助于考生在二輪復習時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每個知識點的解題技巧分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解知識點的復習方法,第二部分則講解知識點的考查題型與解題方式。 另外,在知識點講解部分也優化了一些講解順序,方便考生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調整。習題部分基本都是真題,因而不再提示2010年之前的真題年份。 本次修訂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內容: 1.立足本專業,面向跨專業 本次修訂延續了天勤計算機考研高分筆記系列一貫的寫作風格幽默風趣、通俗易懂,使廣大考生能夠讀懂、理解、掌握計算機專業課中晦澀、抽象的知識要點。本書刪除了專業教材中部分敘述冗余、無關考綱的內容,加入了貼近考研場景的復習方法、解題技巧講解,使考生能夠將本書作為一、二輪復習的核心教材使用。 2.統考真題是良藥,自主命題有秘方 由于越來越多的名校紛紛退出統考,本系列輔導書在近幾次的修訂過程中也加入了部分非統考知識點的講解。本次修訂主要加入了近年來統考和非統考的考研真題,同時對非統考知識點進行了更新。 另外編者認為,無論還剩多少高校參加統考,統考真題的參考價值都是其他自主命題高校的試題無法比擬的。編者從事計算機考研輔導多年,了解計算機專業考題的發展趨勢,高校退出統考的原因之一就是統考真題的難度越來越大、綜合性越來越強,導致考生分數被壓低,進而使部分高校失去了許多優秀生源。但正因為如此,統考真題對于考生復習計算機專業課可謂是必備良藥,掌握了統考真題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技巧,就基本上理解了考綱中的知識要點。 而非統考高校的考研真題更像是面向部分考生的秘方,自主命題都有其出題規律和特點。本書加入了部分自主命題高校的考研真題,既可以幫助非統考考生把握命題方向,也可以幫助統考考生牢固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3.總結考試重點,進行方法歸納 編者在多年考研輔導教學中發現,大部分考生通過長期的復習積累,能夠理解并掌握考綱要求的知識點,卻不能靈活運用,在解題思路和技巧方面不得要領。編者結合自身考研復習經驗及授課經驗,總結了一系列針對考試重點、難點的解題思路和做題方法。在本次修訂中,將此類思路和方法,穿插編寫在知識點講解部分,考生可以在理解知識點之后,掌握做題技巧,在每章的習題中運用此類做題技巧,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 4.優化復習思路,形成知識體系 計算機專業課的一大特點就是體系完整、聯系緊密。在本次修訂中,針對高分筆記系列早期版本中不利于考生理解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將部分知識點的講解順序做了調整,同時添加了相關內容以保持教材知識點的連貫性,幫助考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從容應對各類綜合應用題。
天勤論壇,取名自古訓天道酬勤,意為考研路上,困苦實多,然而天自有道,勤懇付出者,必有應得之酬勞。天勤論壇由浙大、北航等多所計算機專業名校的研究生創辦,團隊所有成員皆親身經歷過計算機專業考研的磨煉,于是本著為考生服務的熱情,共同搭建了此交流平臺。
序
修訂說明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大綱要求 1
核心考點 1
知識點講解 1
1.1 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
1.1.1 馮·諾依曼模型與計算機系統 1
1.1.2 操作系統的概念 2
1.1.3 操作系統的特征 3
1.1.4 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和提供的服務 4
1.2 操作系統的發展與分類 5
1.2.1 操作系統的形成與發展 5
1.2.2 操作系統的分類 8
1.3 操作系統的運行環境 11
1.3.1 核心態與用戶態 11
1.3.2 中斷與異常 12
1.3.3 系統調用 12
1.4 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 13
1.4.1 模塊組合結構 13
1.4.2 層次結構 13
1.4.3 微內核結構 14
習題與真題 14
習題與真題答案 18
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 25
第2章 進程管理 27
大綱要求 27
核心考點 27
知識點講解 28
2.1 進程與線程 28
2.1.1 進程的引入 28
2.1.2 進程的定義及描述 30
2.1.3 進程的狀態與轉換 32
2.1.4 進程的控制 33
2.1.5 線程 35
2.1.6 進程通信 38
2.2 處理器調度 38
2.2.1 處理器的三級調度 38
2.2.2 調度的基本原則 40
2.2.3 進程調度 40
2.2.4 常見調度算法 42
2.3 同步與互斥 46
2.3.1 進程同步的基本概念 46
2.3.2 互斥實現方法 48
2.3.3 信號量 52
2.3.4 經典同步問題 54
2.3.5 管程 65
2.4 死鎖 65
2.4.1 死鎖的概念 65
2.4.2 死鎖產生的原因和必要條件 67
2.4.3 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 69
2.4.4 死鎖的預防 69
2.4.5 死鎖的避免 70
2.4.6 死鎖的檢測和解除 75
2.4.7 死鎖與餓死 77
習題與真題 77
習題與真題答案 95
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 136
第3章 內存管理 138
大綱要求 138
核心考點 138
知識點講解 139
3.1 內存管理基礎 139
3.1.1 內存管理概述 139
3.1.2 覆蓋與交換 142
3.1.3 連續分配管理方式 144
3.1.4 非連續分配管理方式 148
3.2 虛擬內存管理 156
3.2.1 虛擬內存的基本概念 156
3.2.2 請求分頁存儲管理方式 157
3.2.3 頁面置換算法 159
3.2.4 工作集與頁面分配策略 165
3.2.5 抖動現象與缺頁率 167
3.2.6 請求分段存儲管理系統 167
3.3 內存管理方式之間的對比與一些計算方法 168
3.3.1 內存管理方式之間的比較 168
3.3.2 內存管理計算中地址的處理 169
3.3.3 基本分頁管理方式中有效訪問時間的計算 169
3.3.4 請求分頁管理方式中有效訪問時間的計算 170
習題與真題 170
習題與真題答案 183
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 199
第4章 文件管理 201
大綱要求 201
核心考點 201
知識點講解 201
4.1 文件系統基礎 201
4.1.1 文件的基本概念 201
4.1.2 文件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204
4.1.3 文件的邏輯結構 204
4.1.4 目錄結構 205
4.1.5 文件共享 209
4.1.6 文件保護 211
4.2 文件系統及實現 212
4.2.1 文件系統的層次結構 212
4.2.2 目錄的實現 212
4.2.3 文件的實現 213
4.3 磁盤組織與管理 219
4.3.1 磁盤結構 219
4.3.2 調度算法 220
4.3.3 磁盤管理 222
習題與真題 222
習題與真題答案 233
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 247
第5章 設備管理 250
大綱要求 250
核心考點 250
知識點講解 250
5.1 I/O管理概述 250
5.1.1 I/O設備的分類與I/O管理的任務 250
5.1.2 I/O控制方式 252
5.1.3 I/O軟件層次結構 256
5.2 I/O核心子系統 258
5.2.1 I/O調度概念 258
5.2.2 高速緩存與緩沖區 258
5.2.3 設備分配與回收 261
5.2.4 假脫機技術 264
習題與真題 265
習題與真題答案 270
考點分析與解題技巧 278
第6章 非統考高校知識點補充 280
6.1 磁盤陣列 280
6.2 加密算法 285
6.3 對稱多處理SMP體系結構 286
參考文獻 287